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小麦远缘杂交之父——李振声
□颜士州


  他是一位农学家,通过20多年的努力,开创了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育种新领域;他创建了蓝粒单体小麦和染色体工程育种新系统,为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他还开创了小麦磷、氮营养高效利用的育种新方向,培育出优质小麦新品种。他在2006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就是被称为“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的遗传学家李振声院士。
   刻骨铭心的饥饿
  1931年2月,李振声出生在山东省淄博市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父母靠耕田劳作养活四个儿女。尽管父母不识字,但他们深知,只有读书才有出路。李振声9岁被送到学堂读书,13岁那年父亲病故,母亲带着他们兄妹四人艰难度日。那个年代的人从未对饥饿感到陌生,可以说吃不饱饭才是他们的家常便饭。李振声童年时期正值山东闹饥荒,据地方志记载:“1942年,山东大旱,6月始降小雨,秋早霜,高粱受冻无粒,其他作物严重受灾,粮食歉收。1943年,灾荒严重,饿死者、卖儿卖女者甚多,外出讨饭者无数。”可以说,他的整个童年都是在挨饿中度过的。
  李振声记得,那时候多少天一直不下雨,母亲天天都为了三餐而发愁,家里早就没有米了,家家户户都缺粮食,户外的野菜,树上的树叶都被吃光了,有人甚至连树皮都啃,多少人被活活地饿死。因此,他早早就明白了粮食的重要性,明白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说说而已,粮食是能够救命的。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母亲带着一家老小有一顿没一顿的,艰难熬过了饥荒之年。“饿”是他童年最大的阴影,解决饥饿也成了他一生的追求。
  他靠着亲戚的资助一直读到高中二年级,一心向往日后当上小学教员。由于家中实在困难,他虽天资聪慧、勤奋好学,但还是做好了辍学打工的准备。
  或许是命运眷顾,李振声偶然在街上看到山东农学院的一个招生广告——免费食宿。既能上学还有饭吃,这是他想都想不到的事。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报考了山东农学院。没想到,这一考顺利通过,考出了全村第一个大学生,也改变了自己的一生。
  麦田里的拓荒者
  1951年,20岁的李振声大学毕业,他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北京遗传选种实验馆工作,从事种植牧草改良土壤的研究。5年后,为了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他放弃了北京优越的工作条件,来到西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陕西杨陵,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
  李振声到达杨陵那年,我国暴发了历史上最严重的小麦条锈病。麦田里一片枯黄,麦叶上全是锈粉一样的东西。李振声和同事们到田里巡查,转一圈出来,蓝裤子竟变成了黄裤子。
  条锈病有“小麦癌症”之称,是公认的世界性难题。这种植物灾害是由于真菌附着在小麦的叶片上,从而破坏植物的光合作用、夺取植物营养和水分,最终造成小麦大量减产,甚至颗粒无收。这类病害传播速度极快,一旦感染会造成大面积的田地染病,且很难控制病情。
  看到这样的情景,童年时挨饿受苦的记忆涌上心头,时年25岁的李振声忧心忡忡、夜不能寐,下定决心对小麦进行改良研究,研究出能够抗击病菌的小麦。
  在北京时,李振声曾经收集种植过800多种牧草,这一次竟派上了用场。“小麦有5000年的历史,一直是人工栽培,抗病能力弱。而牧草则是在自然环境下生存繁衍的,自身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和抗体基因,对条锈病有很好的抗性。如果把它的抗病能力转移到小麦上,不就能大大提高小麦的抗病性吗?”望着因条锈病肆虐横行而大幅减产的麦田,李振声想到了新的思路——远缘杂交。
  小麦和牧草是远缘,让小麦的后代获得牧草的抗病基因,难度非常大。为了得到最优质的小麦品种,李振声要从成千上万株小麦中挑选出一株最好的进行繁育。杂交,筛选,再杂交,再筛选……一晃8年过去了,他所期待的小麦优良品种还是没有培育出来。
  那段日子,他的压力最大。非议接踵而来,李振声甚至受到“研究工作脱离实际”的责难和批评。即便如此,他还是选择了坚持。
  1964年,机遇终于出现。就在小麦收获期到来前,接连不断地下了40多天雨。等到天气突然暴晴时,一天之内,几乎所有的小麦全部干枯了。在1000多份杂交品种中,除了长穗偃麦草以外,只有一个品种叶片金黄,颗粒饱满,这也许就是他要找的抗病小麦。后来这株小麦被称作“小偃55”。
  眼前的景象让李振声兴奋起来,多年的苦功终于见到了成效。带着“小偃55”,李振声和同事们投入了新的研究。几年后,它的杂交成果“小偃6号”诞生,凭借其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的特质,在黄淮流域冬麦区广泛种植。一时间,陕西农村里流传开了一句民谣:要吃面,种小偃。李振声自己也笑言:“我们今天能吃到发面馒头和面包,应该谢谢大自然,更要谢谢给小麦提供优良基因的小草。”
  从那以后,“小偃6号”系列及其衍生品种多达50多个,在全国累计推广3亿亩以上,增产超过150亿斤。
    写在大地上的最高科技奖
  从1956年到1987年,这31年中李振声一直在地方做农业科研,从未离开土地。与土地的亲密接触,为他的科研报告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1991年—1994年,我国粮食生产出现徘徊局面,1995年美国人布朗在《谁来养活中国人》一书中充分表达了对中国粮食供给的担忧。李振声自觉肩上的压力特别大,作为农业科学家,他说:“中国人必须证明:我们有能力养活自己!”
  李振声发现,粮食播种面积在不断减少,是政策因素起了主导作用,因此他提出争取3年实现粮食恢复性增长的建议。他的建议,引起了广泛关注,中央及时采取了有利的支农措施。到2006年,粮食总产量已经连续3年实现恢复性增长,达到9949亿斤。
  在2005年4月召开的博鳌论坛上,李振声以大量的数据分析和中国粮食生产的发展轨迹为依据,发表了题为《谁来养活中国?自己养活自己》的演讲,对布朗的观点做出有力回应,向世界表明了中国的立场。
  李振声先后获得了好多项国家科技大奖。在旁人看来,这可能是难以企及的荣誉,但带给他的,除了欣慰,还多了一丝隐隐的不安。因为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将要为他申报“国家科技奖”,想到这项国家最高奖,他感到自己还有较大的差距,心中有些不安,他主动请求从候选人中去掉他的名字。
  “其实,表扬也好、不表扬也罢,我都会一样用心地去工作。与其将一个人的表扬集中起来,不如多表扬另外一些人不是更好吗?调动更多人的积极性!”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按照惯例,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奖者能拿到国家授予的500万元奖金,其中50万元属个人所得,然而李振声公开表示,“荣誉归于集体,奖金也应归于集体。”他把这次奖金全部捐给单位,作为学生的“助学基金”。
  作为来自农民家庭的科学家,李振声始终把中国人民的“吃粮”问题放在首位,以实际行动坚守最初的那一份执念。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位胸怀大家、不忘初心、执着坚守的农学家,才有了今天百姓丰衣足食的生活,李振声的一生如同他陪伴多年的小麦——金亮闪闪!

报社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 710003 陕西教育报刊 版权所有 陕ICP备08105011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