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新形态和当代中国发展的思考
□李建群
张永缜的学术专著《共生语境下的社会合理化与中国现代化》(光明日报出版社2021年9月出版)给我们呈现了一幅共生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图景,该书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共生理念的哲学研究及当代意义”(12BZX006)的最终研究成果。
现代性的发展和中国现代化面临的挑战都要求一种新的发展理念,那么,共生理念就是应时代需要而产生的。
现代性自启蒙以后发展起来,高举理性主义大旗,以理性来对抗宗教,以科学来祛迷魅,人类走出蒙昧状态,进入理性自觉的状态,理性精神大大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但是以追求逻各斯为核心的启蒙理性过分发展了工具理性,忽视了价值理性的发展,导致了物对人的异化,人的主体性价值的最终丧失,人与自身的异化,人与人的冲突,社会与人的背离,人与自然的对立。在全球化到来之时,人类社会已经变得极其不和谐安宁,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潜在的一系列问题都说明启蒙以来的现代性模式走入困境。中国作为后发的现代化国家,如果也沿着启蒙理性开辟的西方现代性老路子发展最终也避免不了陷入困境的危险。那么,人类呼唤新的文明形态与中国现代化呼唤新的指导理念是异曲同工的。共生理念和共生理性指导下的人类文明范式是对现代性的改造和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崭新道路,它将有利于人类摆脱现代性困境,也有利于中国以全面的理性精神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迎接全球化后工业信息社会浪潮的挑战。
《共生语境下的社会合理化与中国现代化》一书从自然界特别是生物领域的进化事实归纳出事物共生存在进化发展规律,从哲学理论思维角度概括出共生的存在论内涵。从方法论角度对共生进行考察,概括出关系性、时间性、平等性、多样性、复杂性、试错法等分析把握事物的方法。从事实和逻辑对人类社会的共生进化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概括出人类社会共生进化的一般规律,实现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自然的统一共生,克服现代性弊端,走出现代性困境。
共生理念为现代性的继续前进提供了思路,将开启人类面向世界历史和后工业社会的新文明形态,推进人类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中国的现代化以共生理念为指导,推进理性全面发展的共生理性社会合理化,塑造具有共生理念和共生理性的现代公民,建立新的理性化社会运行模式,推进科学、道德、审美知识全面发展的知识型社会进程,完成社会合理化和反思性社会合理化的现代性发展双重使命,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创新,面向全球化、后工业社会浪潮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
《共生语境下的社会合理化与中国现代化》对中国现代化之路进行了思考,中国现代化之路不能再重蹈西方的覆辙,应当对其进行扬弃,一方面要继承西方启蒙精神的理性合理因素,推进中国社会理性化,另一方面要克服工具理性和资本逻辑的弊端,这就需要一种新的哲学理念来指导中国现代化。共生审美思想可以促进中国站在后工业文明的制高点来定位中国现代化的方向,超越资本逻辑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意义。
《共生语境下的社会合理化与中国现代化》一书对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形势进行了分析。认为当前急迫需要中国实现经济结构转型,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技术密集型产业,由出口导向型经济转变为出口、内需双翼驱动型经济,推动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这都需要中国大批创新型人才的出现,创新型人才的出现需要一个良好的文化软实力环境,需要一个能够保护和激发每个人创造才能、促进创造活动涌现的社会环境作为背景,这就需要哲学从终极层面对社会作以理念性设计。那么,共生审美思想可以激发人的创造力,构建科学的教育理念、社会组构理念、管理模式理念、人才选拔理念、文化构建理念,推动社会深层次变革,促进我国增强创新驱动力,由制造大国迈入创造大国,尽快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的美丽中国,为我国现代化的顶层设计提供哲学理念基础,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