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爱的力量
—— 与《那些家长》有关的情与思

   □冯旭红
  这几天下班回到家,女儿总是张开胳膊甜甜地说:“爸爸,抱——”像两三岁的小孩子。尽管有些不适应,我还是将她抱起来:我坐到凳子上,把她抱坐在我的腿上,她两个胳膊环着我的脖子——她快50斤了,奔五的我抱她并不轻松,更多的时候是,我弯腰手叉她的胳肢窝向上托,她双脚脚尖点地迅速弹起,在我挺腰站直手托住她屁股的同时,她双手搂着我的脖子、双腿环扣着我的腰——像个猴子一样缠着人,这样抱她我不怎么吃力。这时候的她,小脸蹭蹭你的脸,小嘴亲亲你的脸,让你体味啥是小棉袄。
  她之前并不这样撒娇。与疫情宅家心情郁闷有关,但更主要的,是与《那些家长》有关。
  《那些家长》是被誉为“思想的王国,语言的石匠”的著名实力派作家安黎先生的新作,是关于“家庭教育”的纪实、警世之作,全书十四章,十三个成功和失败的真实案例,一章对做合格家长的建议。书,孩子可以看,但家长更应该好好看、好好学——先学做好家长,再教育好孩子。孩子出问题,表现得没教养,家长要反思:我是合格的家长吗?我是不是只“生养”孩子而没有“教养”孩子?孩子“少教”,是不是因我自己“少教”“教少”“不教”呢?《那些家长》用事实告诉我们——“孩子所有的问题,都是家长的问题;没有不合格的孩子,只有教育方式不当的家长。”安黎先生如鲁迅发出“救救孩子”一样呼吁“要教育孩子,先要教育家长;欲救救孩子,先行救救家长。”同时,他以案说法、以身说法,给出了可实操的做好家长教好孩子的八条“建议”——其实书的每一章每一节都是律己育人之法。
  我通篇读完《那些家长》。如果你没有问题孩子,或读书时间紧张,可以只读第一章《我是照亮你的灯光,是陪衬你的绿叶》、第十三章《你若是太阳,儿子就活得很有光芒》、第十四章《合格的家长,是灯火,亦是路标》。一、十三章是成功的案例,十四章是合格的家长的八条建议,我们可以向优秀的家长学习如何让孩子健康成长。如果说这本书有什么缺点的话,那就是“絮叨”——如诵经书,没有阅读作者小说、散文“跳跃”的快感。这源于安黎老师的大悲悯——因“拯救”的急切,所以过于苦口婆心。但这又使得这本书耐读——家庭教育经,可以反复翻,随便读,每一段落都可为镜鉴。
  譬如女儿的“变化”,就是因我读到书中几段文字,照样学样而引发的“效果”。书中写王昭若的成功,追溯到王昭若的母亲杜可然和杜可然的父亲:杜可然的父亲每天清晨在杜可然兄妹几个起床后上学前,都会给每个人抱头一吻,并一个一个地告诉他们:“你们是最棒的!”这个“仪式”被传承了下来:王昭若每天去学校临出门前,父母都会轮流吻他。母亲总会告诉他,你很棒!我们都很爱你!父亲则会告诉他,世界上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也没有搞不懂的问题。这个轻微也轻柔的情节,让我怦然心动。说实话,读安老师这本书,就算只收获此节,也是人生莫大的幸运。于是,这几天,早上离家上班前,我会亲下女儿的额头,并告诉她:“爸爸爱你!爸爸上班去了,拜拜。”女儿的“变化”,其实是我的“变”,引发她的“化”。
  亲吻的力量,其实是爱的力量,是教化的力量。父母没有不爱子女的,中国父母更爱。但在爱的表达上,中国父母多只限于物质的关心,对语言上、精神上的关爱并不擅长。“我爱你”从不说,抱一下或者是摸摸头、拍拍背,都是孩子幼年的待遇,孩子略微长大,就再也不在肢体上亲近孩子,甚或就是非骂即打了。这往往造成孩子生命的缺憾,甚至走上迷途。
  《那些家长》告诉我们,要想会当家长,就要会爱孩子;先当好家长,再教育孩子。因为,“父母的修养,决定着孩子的教养。”

报社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 710003 陕西教育报刊 版权所有 陕ICP备08105011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