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同理共育精诚合作 寻找家校共育的密码
□李灿莹

  陕西省榆林市教育技术中心刘杰夫摄
  家庭、学校和社会是人的三个学校,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和学校的教育。作为班主任,不仅仅是要督促学生善于学习,同时,还要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跟家长反馈学生的在校情况,树立同理共育、精诚合作的理念,共同寻求解决学生问题的办法,以便更好地帮助他们度过青春期,成长为更好的人。为此,我们一直在思考并和家长一起努力,共同寻找家校共育的密码。
  沟通交流,赢得家长信任
  在家校合作中,有时候家庭和学校的教育是分离的,即彼此不沟通,互相不理解。面对学生的问题,互相推诿,这样的观念意识是不正确的。所以我接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寻求家长的信任,希望家长信任老师,树立家校合作理念,明确教育是家庭和学校的双重责任,目的是为了学生更好地成长。及时反馈学生的在校情况,尤其是问题比较突出的学生,及时告知家长,沟通学生家校表现是否一致,了解家长的教育困惑,适时提出建议,共同约定如何教育学生。定期反馈学生的变化情况,以优势视角看待学生,既要看到问题,也要看到学生的潜力和可能性,看到学生的点滴进步,家长自然会欣慰,也会更加信任老师。
   做好榜样,营造良好家风
  在我们眼中,我们看到孩子不爱学习,整天玩手机,我们生气失望。但你是否想过,我们在孩子眼中又是什么样的呢?是不是也是一样抱着手机在玩?美国亨利·马西和内森·塞恩伯格在《情感依附》中说:“儿童不是由父母培养大的,不是父母教给他们如何成长,而是儿童自己从父母那里‘捕捉’了成长所需要的东西。”可见,父母的行为很大程度会影响孩子的行为。我们为人父母,关于如何对待作为父母这件事情,决定着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因此在家庭当中,作为家长,应树立家长意识,营造良好的家风,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习惯。
    善学善省,更新教育理念
  在班主任工作当中,除了常规工作之外,我还注重引导学生善于学习、善于反省。一个人最大的问题就是认知问题,你的认知决定了你的高度。我们也都需要适时改变自己的认知。因此,我会不定期跟家长们分享一些关于教育的微信公众号,视频或者书籍,帮助家长了解青少年的成长规律,适时更新教育理念。除此之外,还可以运用家庭照顾技巧训练,这是根据行为学习理论设计的做法。家庭中的父母也需要学习,让家长们明确跟孩子沟通存在的问题,形成可量化的行为表现,然后去尝试新的教育方式,测试新的行为带来的效果,从而根据行为的效果来坚持或调整新的行为,从而获取更有效的互动方式。
  尊重理解,做孩子的引路人
  转变思想,把控制型父母转化为合作型父母,用合作代替命令,坚持做孩子的引路人。我们在跟青春期的孩子沟通时,需要少一些控制欲,多一些尊重和理解。在和家长沟通的时候,我最怕家长拒绝沟通,学生犯错了就一刀切,说什么太失望了,从此“不再理他了”这样的话,要不就命令、逼迫孩子保证再也不犯了。即便孩子被迫答应了,但内心并不认可,是达不到教育效果的。家长与孩子的亲子关系困境,大致表现为过于纠缠或过于疏离,以及由于对孩子有过高的学业期望而产生的冲突对立。针对纠缠与疏离的亲子关系,可以通过家访,引导家长对待孩子要有界限感,把孩子当作独立的个体来尊重和理解,转化家庭关系。针对父母过高期望的介入,则是让家长明白总是在挫败感中长大的孩子是不可能自信的,所以可以通过亲子平行小组的设计,亲子转变立场,分享彼此感受,澄清期望,改善关系。最后,我们才能在和谐的亲子关系当中,温和而有力地引导孩子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家校共育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充分认识家校共育的重要性,提高教师和家长的共育意识,才能使教育的途径得以畅通,教育才能有成效,而做好家校共育工作关键在“共”,宗旨在“育”。教育孩子就像划船,老师和家长一人一支桨,老师做好领路人,家长做好榜样,只有双方相互配合,齐心协力,才能把孩子送到成功的彼岸。
 

报社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 710003 陕西教育报刊 版权所有 陕ICP备08105011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