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汉代铜镜贺重阳
□白 英

汉代“大乐贵富”博局纹镜
  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民间在这一天有登高的风俗,因而又称“登高节”。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这个日子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同时,民俗观念中“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所以又有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重阳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九九重阳节可追溯至先秦,为了庆祝丰收,古人要举行祭天祭祖的仪式。到了汉代,受道教思想的影响,重阳节出现了登高、佩茱萸、赏菊、饮菊花酒等驱邪避疫求长寿的节俗。重阳节自产生以来始终以祈福、健康、长寿为主题,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关系。2012年12月28日,我国法律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即是这一习俗的延续。
  在古代,铜镜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关系,是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虽然铜镜的正面是一块平平的、带有斑斑铜绿锈的金属片,可它的背面却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纹饰考究辞铭温雅,形态美观图纹华丽,方寸之间气象万千。从山西博物院收藏的几枚汉代铜镜中,可见汉代民间使用铜镜已十分普遍,反映出大众的审美取向和精神世界,其中对家国太平、父母双亲长享昌乐的幸福追求所体现出的“忠”“孝”观念尤其重要,重阳节的理念在这些铜镜的华美纹饰中可见一斑。
  “大乐贵富,得所好,千秋万岁,延年益寿。”这是汉代“大乐贵富”博局纹镜上的铭文,这枚铜镜直径11厘米,圆形,三弦钮,蟠螭纹钮座。座外饰双线方框,博局纹形成的四方内各饰阳线蟠螭纹一组,素卷缘。博局纹镜为外圆内方的设计,也表达了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王氏作镜自有纪,长保二亲乐未央,辟除不祥宜古市,为吏高升居人右,寿如金石。”这是汉代“王氏”四神博局纹镜上的铭文,这枚铜镜直径18.8厘米,圆形,圆钮,四叶纹钮座,锯齿及云气纹缘。座外大方格内十二辰铭文与十二乳钉相间排列,方格外八枚带四叶座乳钉及博局纹将主区分为四方八区,分饰四神及禽兽纹。尊老孝亲是中国传统美德,在铜镜有着充分表现,“长保二亲乐未央”“寿如金石”“延年益寿”等是孝道最朴实的表达。
  “尚方作镜真大巧,上有仙人不知老。”这是汉代“尚方”博局纹镜上的铭文,这枚铜镜直径13.3厘米,圆形,圆钮,圆钮座。座外围以凹面宽带方格,方格外八乳钉与博局纹相间排列,方格四角外各有一对鸟纹。铭文带外饰一周直线纹,缘上饰两周锯齿纹夹一周单线波折纹。汉代神仙思想更具世俗化和人性化,充满及时享乐和长生不老的观念,这些内容在铜镜中多有表现,如羽人、四神、瑞兽、东王公、西王母等图案,尤其是铭文内容,恣肆浪漫表达了汉代人乐观率真的生命幻想,正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
  “作佳镜哉真大好,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玉泉饥食枣,浮游天下遨四海,寿如金石为国宝兮。”这是汉代“佳镜”四神博局纹镜上的铭文,这枚镜直径19厘米,圆形,圆钮,圆钮座。锯齿纹及云气纹缘。座外凹面宽带方格内饰十二辰铭文,铭文间以十二乳钉。主纹为博局纹,间以四神羽人禽鸟纹,外饰一周铭文带,铭文带外为一周直线纹。汉代铜镜中的铭辞以凝练简约的语言、包罗万象的内容,展现了汉代人的道德观、伦理观,抒发了人们最质朴的情感,这些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语汇,具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一直影响至今。
  “青盖作竟四夷服,多贺国家人民息,胡虏殄灭天下复,风雨时节五谷熟,长保二亲得天力,传告后世乐无极。”是东汉“青盖”龙虎纹镜上的铭文,这枚铜镜直径12.3厘米,圆形,圆钮,圆钮座。主纹为环钮对峙的龙虎纹,外饰一周铭文,铭文带外饰一周斜线纹。缘饰两周锯齿纹夹双折线纹。“青盖”指青色的车盖,汉制为太子、皇子所乘之车,这里借指帝王。“多贺国家人民息”,即是“忠”体现,可见平常百姓也有很强的家国情怀,将国家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祈盼国泰民安、风调雨顺。“长保二亲得天力”,就是孝道最朴实的表达,两千多年来,“忠”“孝”观念早已成为中国伦理思想的核心组成部分。从几枚两千年的铜镜中可见,习俗一直在变,而中华民族祈求健康长寿追求美好生活的理念一直在传承。
  

报社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 710003 陕西教育报刊 版权所有 陕ICP备08105011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