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张岂之:终生求道 乐此不疲

人物小传:
 张岂之(1927—),江苏南通人,中共党员,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中国思想史家,西北大学教授、校长、名誉校长。他1952年底到西北大学任讲师,1978年任副教授,1980年任教授,1988年获得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88年12月被评为陕西省优秀博士生指导教师,1989年10月荣获陕西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现任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西北大学名誉校长,清华大学双聘教授,《华夏文化》(季刊)主编等。


张岂之教授等指导研究生(左起:张茂泽、方光华、张岂之、刘宝才、谢阳举)

张岂之教授为研究所青年教师、研究生授课
 
  辗转求学
  1927年10月11日,张岂之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一个普通人家,读过小学。
  由于日军侵华,张岂之随母亲向后方转移,在陕西城固师大附中读过初中,后又在重庆读南开高中,沐浴在著名教育家张伯苓先生教育智慧的阳光和雨露中。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1946年北大、清华和南开已从昆明迁返北平、天津,这一年夏季三校联合招考本科生。张岂之赶到古城北平,报考北京大学哲学系,被录取,正式开始了大学生活(1946年至1950年夏)。
  结缘西北
  1950年,张岂之从北大毕业,考入清华大学哲学系读研究生。1952年由于院系调整,清华的文科并入北大,这时,著名史学家侯外庐先生已经在西安市就任西北大学校长,他要张岂之和爱人孟昭燕(同是北大哲学系的同学)一起去西北大学任教。1952年底,张岂之夫妇到了古城西安。张岂之跟随侯外庐先生从事中国思想史学科的研究拓展和教学工作,为此后毕生从事该项事业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在水中学习游泳”,这是侯外庐先生培养青年科学工作者的基本经验。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张岂之等年轻学人在侯外庐先生指导下工作,任务就是参加科学实践;在研究的基础上写书,力求写得扎实些,写得好些。如《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的编著,侯外庐先生很放手,那时协助他的几位助手都很年轻,侯外庐先生给他们“压担子”。这里要提一下《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作者中的“诸青”,侯外庐先生回忆录《韧的追求》一书中说:“诸青是五位青年学者的集体名字。他们是:张岂之、李学勤、杨超、林英和何兆武。”几位年轻助手后来回忆,有一个共同的感受,事先没有想到自己在《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中竟写了那么多的章节,这和侯外庐先生的具体指导和热情扶植是分不开的,如果没有这一条,其他什么都谈不到。
  焕发生机
  1977年,百废待兴,高等院校风气也为之一新,张岂之接受西北大学新任党委书记兼校长郭琦邀约,去做西大历史系系主任。
  1980年5月,由郭琦校长任团长,张岂之任副团长,组成西北大学赴日教育考察代表团,这是西北大学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以学校的名义迈向国际教育和学术界的第一步。不论在任何场合,郭琦校长始终稳重安详、挥洒自如,表现了我国一所重点大学校长应有的令人折服的教育家风度。这种风度给人的印象不是傲然,也不是自卑;不是得意忘形,也不是卑微委琐;不是语言乏味,也不是滔滔不绝;不是木然,也不是轻浮。他给人们留下了将学术和外交熔于一炉的长者形象,使人觉得他是那样的宽宏大度,而又非常执着于自己的事业。这次访日签订了《西北大学与京都大学关于学术交流备忘录》,并初步奠定了西北大学和京都同志社大学日后交流的基础。郭琦校长的工作态度和风格对张岂之有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1985年到1991年,张岂之担任西北大学校长。他锐意改革,按上级命令试行校长负责制,推行学校管理规范化、科学化、人文化的构想,延请人才,突出学科综合和特色发展,创立和积累联合办学的新经验,在学校管理、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师资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作出了贡献。
  张岂之长期担任高等院校专任教师,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兼任学校行政职务,特别是在担任西北大学副校长与校长期间,率先进行了一系列产学结合的改革试点,取得了成功的经验,为西北大学外引内联,积极推荐优秀学子出国深造,在培养和积蓄学术人才、争取学术资源与发展契机等方面作出了贡献。
  乐此不疲
  1991年,张岂之从校长任上退下后,有比较多的精力和时间集中在中国思想史、中国文化史和素质教育(含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等研究上,在学术研究和文化普及方面不懈努力。先后撰写和主编出版《中国思想史》(简缩本)《中华人文精神》《中国儒学思想史》《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历史十五讲》《中国思想文化史》等,主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语录》(12册)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理念读本》(13册)受到学术界和社会各界好评。在此期间,随着学术研究的进展以及大学师生的要求,他又主持编写了几种受读者喜爱的教材,包括《中国思想史》(上下册)《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思想文化史》等。
  张岂之受出版社约请,先后出版《儒学·理学·实学·新学》《张岂之学术自选集》《乐此不疲集》《张岂之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著作。
  这个时期,张岂之往来于西安和北京之间,并到全国各地高校参加学术研讨,主要探讨素质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受教育部相关部门委托参与一些活动,在高校学科发展与教学指导方面作出了贡献。他较早进行校企联合办学的改革与尝试,其教育实践经验与教育研究成果已收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编《共和国老一辈教育家传略(第三辑)》等中,是目前在西北高校收录的健在的教育家中唯一的一位。
  在张岂之带领下,其学术团队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与教学。所在学科点中国思想史研究位居全国前列,具有学科优势,1984年获得专门史(中国思想史)博士学位授予权,1985年被评为陕西省重点学科,1987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1995年获准设立国家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1996年被列入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点,2004年被批准为首批陕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7年再次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多年来在《哲学研究》《中国史研究》《人民日报》等各种报刊发表大量学术论文。先后担任中宣部、教育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工程《史学概论》《中国思想史》首席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与国家社科基金教育规划课题等多项。2016年获全球华人国学终身成就奖。
  张岂之将精力和时间集中在中国思想史、中国文化史和素质教育(含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等研究上,在学术研究和文化普及方面不懈努力。指导和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以及博士后人才200余名,在全国各级教育领域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中,张岂之根据教材严重滞后的现状,组织系列文化育人教材,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以中国思想精华为主干,兼容吸收世界思想文明成果。他指导教学团队根据系列教材,组织课程体系,拓展教学模式,建立教学队伍,努力使学生通过优秀传统文化来培养其文化欣赏能力,提升思维水准,陶铸道德人格,树立健康的文化观和价值观,成为有文化品味和内涵的优秀人才,以及实现人的价值和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张岂之常借用侯外庐先生在《韧的追求》中的话来勉励自己:“我从事史学研究,就像石匠和拓荒人的乐此不疲。”
  2021年11月中旬至今,在医院住院治疗期间,张岂之一直心念教育教学,多次称自己还能上讲堂,喜爱教学,喜爱与研究生交谈,喜爱在科研基础上编撰教材,孜孜矻矻,“乐此不疲”,将毕生心血奉献给教育科研以及教育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蔡静整理)
  
 

报社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 710003 陕西教育报刊 版权所有 陕ICP备08105011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