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回溯命运唯读书
   □冉明卉
  细数流金岁月,我始终没有改变的也只有阅读的习惯了。它在我的生命里就像呼吸像心跳一样自然。
  追溯我阅读的起源,它的源头似乎就在我的血脉中,父辈的骨子里的文人气质注定我这辈子离不开书了。我儿时的书只是爸爸讲的《西游记》,将一个个故事娓娓道来。幼小的心灵期望终有一天要拥有一本真正的书看看。
  上四年级时,突然发现表姐家有很多《小学生作文》《作文月刊》类的杂志,每天找书看代替了平日的玩耍嬉闹。有了这几十本作文杂志的铺垫,作文水平不知不觉地提高了。当着全班的面第一次读自己的作文,那种激动与荣耀,不亚于拿文学奖。这时我才发现读书真好。
  当识字量积累到一两千时,作文书早看完了,只能看父亲当年的初高中语文课本。一个十来岁的孩子读《狂人日记》,从父亲的课堂笔记里模模糊糊知道封建社会的黑暗。读《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第一次知道夜渡黄河多么危险……父亲的初高中语文课本全部看完了,表姐的语文课本又来到了我的世界。《荷塘月色》《绿》重复出现在父亲和表姐的书里,原来好文章真的历久弥新,百品仍有余香。
  能看的书有限,这个问题到了师范学校之后得到了彻底解决。没有高中那么大的学业压力,我可以自由徜徉书海。学校图书馆成了我呆得最多的地方。每周借两本图书,还常与同学交换着看,这样每周基本能看三四本书。我看的书都很生僻冷门,大多是别的学生不太看的。一本《唐宋诗醇》,后面借书票证上显示上一次的借阅时间还是十年前。这藏在深宫的冷美人因为我终于得见天日。
  买书也是这三年光阴里最愉快的事情。城市很小,书店不多,大街小巷的书店被我走遍。只要有了想看的书,总是要节衣缩食地买下。每年生日会给自己买几本书做礼物,十六岁是《少年维特的烦恼》,维特与绿蒂的纠结感伤让我对青苹果恋情有了抵抗力。十七岁时是《大明宫词》,喜欢那里面人物文绉绉的话语。再后来读到《莎士比亚悲剧集》,才知道什么叫源头活水……
  师范毕业,命运之神将我安放到一所偏僻的乡村小学,当时条件极为简陋,通讯不便,连吃水都困难,一切无聊孤单都拉扯着人堕落沉沦,还好我有书为伴。每天下午放学后,我总是独自一人坐在操场旗杆下读书,有时带着一本书到河边坐一下午,听水读石看书,暮色四合时才回到冷清的校园。孔圣人在河边感慨时光飞逝,而我却在时间的无涯里与书为伴。
  后来学校终于有了网络,我打开了新世界,在网络上遇见一群惺惺相惜的读书人,在新阅读的旗帜下,我所读的书更加系统也更加深刻了。不知不觉间,教学方面自己也出现了“跃迁”。十年时间,读的书让我从山村教师成长为省级教学能手,从农村小学走进城市,生命也从懵懂走向成熟……
  当周围的人都感叹这是命运的逆袭时,我却知道真正改变命运的是读书。朱永新老师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精神史。”那些陪伴我一起成长的书籍,潜移默化中影响了我,我血液里流淌着前人的智慧,我命运的轨迹前行方向被书左右着。感谢命运,感谢那些美丽的书。

报社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 710003 陕西教育报刊 版权所有 陕ICP备08105011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