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科技大学西部煤炭绿色开采教师团队
西安科技大学西部煤炭绿色开采教师团队始于上世纪60年代,由刘听成、吴绍倩、陈志学等共和国第一代采矿教育专家创立。历经六秩,四代相传,为我国西部地区煤炭事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六十年来,团队为我国煤炭行业培养了1.2万余名专业人才。树牢“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者大德,对标“四有”好老师标准,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近五年,以团队教师为主体获批建设陕西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样板支部,西安科技大学首批师德示范工作站,获陕西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涌现出全国优秀教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煤炭教学名师、中国煤炭教育先进个人、陕西省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陕西省“我身边的好老师”等一批先进模范。
煤炭产业结构加速升级迭代对行业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教师团队应绿色开采而为,顺智能开采而变,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统筹建设实践教学平台,精心培育一流精品课程,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围绕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面向煤炭开采转型升级与未来发展的采矿工程专业改造路径》,建成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建设国家一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5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1个,获省部级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获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2020年获批采矿工程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
六十年来秉承“迎难而上,求真力行”的团队精神,服务西部煤炭绿色开发。孕育了浅埋煤层保水开采、矿井动力灾害防治、难采煤层安全开采、生态脆弱矿区减损开采、矿山功能性充填、富油煤低碳开发利用等特色优势学科方向。建设了西部富油煤绿色低碳高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筹)、教育部西部矿井开采及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团队教师足迹遍布西部百余对矿井,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3项、一等奖30余项。
团队90%以上教师具有班主任工作经历,用真情付出叙写了生动的育人实践。将采矿人学煤、爱煤、奉献煤的家国情怀融入教学实践,做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团队教师积极拓宽就业渠道、推进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为学生就业创业保驾护航,多人获评“最关心关爱大学生就业”先进个人。近五年来,采矿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70%以上到煤炭行业工作,先后有三十余人获评“全国煤炭建功立业优秀大学毕业生”。
立足陕西煤炭资源禀赋大省的区位优势,积极参与陕西省“秦创原”孵化建设,深度融入陕西省煤炭事业发展。聚焦陕北生态脆弱大煤田的绿色保水开采、关中黄陇煤田多源复合灾害治理、陕南镇巴煤田难采煤层开采开展科学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陕西省科学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近五年,与陕西省属地矿山企业签订技术服务合同300余项,助力企业实现新增产值近百亿元。10余人受聘各级政府机构咨询专家,为陕西省煤炭资源战略的规划实施建言献策。
团队负责人来兴平现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同时兼任采矿工程智能开采2001班班主任。团队现有教师38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16人、讲师3人、高级工程师1人。职称、学缘、年龄结构合理,分工明确。面对当前学科边界愈发模糊,学科融合日渐迫切的时代背景,团队形成“交流互鉴、兼容并蓄、帮扶结对、相互成就”的人才引培机制,近五年引进高层次人才18人,新增省部级人才称号17人次,获批国家级科研课题40余项,完成职称晋升21人,建设成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