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用“汉语世界”丰盈语文教学
——读《汉语的世界:中国文化演讲录》有感
  □张海朋
  《汉语的世界:中国文化演讲录》一书的作者是当代著名历史小说家、诗人、剧作家、文化学者熊召政先生。这本书是其出席各种论坛发表演讲的文稿集,共16篇。之所以会选读这本书,初衷是带有一定功利色彩的——对自己的教学或能有所帮助,因为这是一本讲传统文化的书,而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密不可分。
  书中关于“历史”的深入而独特的评析,确实让作为语文教师的我受益匪浅,特别是在落实新课标指出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和创新思维能力”方面,给自己探索建构以创新思维为指向的语文教学策略提供了不少借鉴,带来不少启迪和灵感。课堂上,当我把这些观点讲下来,我感觉学生们的眼睛都亮了。
  这本书的副标题——“中国文化演讲录”,其意思就是指出所有的演讲文稿是以思辨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力为核心的。从这一方面讲,作者熊召政是一位传统文化的守望者、发掘者、传承者。细想一下,我们语文教师又何尝不是传统文化的守望者、发掘者、传承者?我们首先从先贤们留下的闪耀着熠熠思想光辉的文字中,汲取优秀文化营养,然后再作为一个传承者把这些精华传授给学生。
  新的时代警示我们,做一个传承者需要广博深厚的人文素养,就像这本书的作者一样,讲述历史文化时真的是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对照作者的睿智与深厚,我觉得,语文教师的素养至少包括:
  一是情感与意志。如本书中《〈司马迁〉的创作心路》《不住象牙塔,要坐冷板凳》两篇文章,表现的是作者对自己所从事的文学事业的狂热。特别是讲述创作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张居正》时,为了达到满意效果,把历时一年、洋洋洒洒几十万字的成稿全部烧掉,重新创作,这是对事业何等的狂热与执着。我想同样作为文化传播者,这也应该是成为优秀的语文教师的第一要素。
  二是视野与思考。由于文章全部是演讲稿,读这本书,就好像聆听“百家讲坛”,主讲者(教师)引经据典,侃侃而谈,读者(学生)则听得津津有味,精彩处有茅塞顿开之感。精彩背后其实就是主讲者(教师)开阔的视野以及高屋建瓴的思考。
  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拓展专业知识、提升人文素养应是语文教师的不懈追求,两者只有一条途径可走,那就是读书。读最前沿的教育成果,读传记、读历史、读文学、读哲学、读心理学……倘若视野不阔,积淀不深,没有作为语文教师应有的文化底蕴,何谈新的思考与感悟?从这方面讲,语文教师的成长就是在谱写一部“百科全书”式的教育人生。
  就像一个充盈着丰富而深厚、睿智而灵动的文化的百花园,书中辑录的演讲论题各异,有的谈语言,有的谈文学,有的谈政治,有的谈旅游,有的谈国粹,有的谈地域风情,有的谈个人志向……但每一篇都涉及历史,都能在引经据典中用全新的视角审视历史、以史论今,提出许多深入而独特的评析和见解,让人醍醐灌顶、豁然开朗。

报社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 710003 陕西教育报刊 版权所有 陕ICP备08105011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