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俯身托志乘风起 集水载梦入江河
教学点教师刘善祥22年服务山村儿童就近入学
□本报记者 荆若男 刘 悦

(文中未成年人均为化名)刘善祥(后排中)和他的“孩子们”
  从西安出发一路向南,在绵延不绝的秦岭中穿过数个漫长的隧道,才能到达安康市白河县茅坪镇。再走二十多里蜿蜒曲折的山路,就能看到苍翠的山坳里一排亮黄色的平房,这是茅坪镇花蛇(响应村)教学点(以下简称“花蛇教学点”)的教室。刘善祥正带着三个学生在院子里踢足球,他是这座大山深处的“小学”里唯一的老师。
   ♦培植梦想的人
  头发花白,带着笑的脸庞黝黑发亮,白衬衫洗得发旧却干净合身,与人握手时宽厚的手掌粗糙而有力,这是刘善祥给人的第一印象。与记者谈起这些年的从教生涯,刘善祥不好意思地说:“没干啥惊天动地的大事,都是我该做的。”
  2000年,当地出现了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刘善祥申请从乡镇行政干部的职位上转岗,成为了一名小学教师。从那时起,他工作过的地方,就都是这样的农村教学点。2008年,刘善祥回到响应村这个他从小成长的家园,如今这里也成为了他坚守14年,让一粒粒幼小的梦想种子破土而出、悄悄绽放的“花园”。
  虽然近些年花蛇教学点的学生数量几乎都是个位数,但作为茅坪镇中心小学下设的教学点,刘善祥却也承担着一至二年级的教学任务。所以,他的教学只能以一个年级上课时,另一个年级完成练习交替轮换的复式班形式进行。
  教学任务的完成需要用心安排,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需要刘善祥时刻关注。这里的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或家庭有不同程度的贫困。担心学生受家庭因素影响而胆小怯懦,将来适应不了中心校的集体生活,刘善祥下定决心,不仅要让学生们学到知识,更要让他们活泼快乐、个性鲜明。除了严格对待课堂教学,下课后他也会和学生们一起踢球、唱歌、做游戏,培养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敢于表达。令他欣慰的是,这里的学生三年级去了茅坪镇中心小学后,大多都能很快适应,大胆表现。四年级的陈亚平就是花蛇教学点走出去的学生,担任班长的她,今年还被评为了“优秀班干部”。
  多年来,他主动接送学生上下学,周末为了学生饮食营养均衡亲自去镇上买菜,到山上收集树苗一棵棵种在教室前。学生就像刘善祥的孩子,教学点就是他的家。一年级的小安,和二年级的柯彩、应小贺,是教学点现在仅有的三名学生,他们都有着自己的梦想,刘善祥所做的一切,都源于他希望这个教学点成为孩子们多彩人生的起点和梦想发芽的土壤。
  ♦教学教学,要教也要学
  “想给别人一杯水,自己不但要有一桶水,更要有源源不断的活水。”刘善祥说。他并非毕业自师范院校,但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他多年来保持着边教边学的习惯。如今,年近花甲的他依然保持着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
  2012年,政府为教学点添置了电子白板。刘善祥不舍得闲置新设备,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去请教了自己过去的同事。经过同事的讲解,他一步一步在电脑上下载安装了“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教学软件。
  有了新“老师”的加入,课堂气氛变得格外活跃。学生们对这些生动的知识很感兴趣,喜欢和视频里的老师、同学互动。在这样的课堂上,刘善祥要负责引导、协调和组织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他看来,新的课堂形式不仅弥补了教学条件的不足,更弥补了他的短板:“我比较擅长教语文和数学,但是像音乐、美术、英语这样的课程,我年纪大了,不是很拿手。现在,这些课他们能上得更开心、更充实!”虽然茅坪镇中心小学经常组织音乐、体育等学科教师前来送教,但掌握了数字教学资源使用方法的刘善祥,能够让自己的学生随时享受到最精彩的课堂。
  在教学之路上,刘善祥获得了学生的喜爱、家长的尊敬,并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还在2018年6月被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授予“烛光奖”。
  ♦越干涸的土地,越需要灌溉
  随着集镇化建设的推进,教学资源逐步向城镇集中,许多农村家庭都已举家搬迁,或是尽可能把孩子送到镇上上学,农村学校的学生越来越少。但同时,一些家庭因为距离较远或经济条件限制等原因,孩子仍需要就近在村子里上学。
  一开始,花蛇教学点有三位老师。后来,只剩刘善祥一人,他的坚持为响应村的孩子提供了就近上学的条件。陈亚平家中姐妹三人,都在花蛇教学点读完了一二年级。她们的妈妈陈家群动容地说:“刘老师是我三个孩子的启蒙老师。我自己只有小学文化,孩子们的优秀离不开刘老师的细心负责。”
  “哪里都需要老师,特别是条件艰苦的地方。”这是刘善祥22年里从未改变的想法。妻子曾问他:“为什么别人都去条件好的地方,就你一直在村子里待着,是不是你不如别人?”提起这些,刘善祥无奈地笑了笑:“在哪里工作都是一样的嘛!”无论是过去教学点环境差、生活保障缺乏,还是现在的设施齐全、配套完善,刘善祥都始终将自己对教育的一腔热忱倾注在学生身上。
  明年就到退休年龄的刘善祥表示,只要村子里的孩子们还需要他,他就会一如既往地用最饱满的状态坚持下去。即便是退休了,也还是会尽可能支持和帮助来到花蛇教学点任教的新教师。
  生而平凡的人,也能用每一个看似平凡却饱含奉献深情、奋斗热情的日子,将人生筑成一座伟岸的大山。在成为一名老师的最初,刘善祥许下了“永远奋斗在教育战线上,做一名当之无愧的人民教师”的理想。如今,他说:“我的梦想成真了。”
  

报社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 710003 陕西教育报刊 版权所有 陕ICP备08105011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