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三驾马车”拉升教育高质量发展
— 西安高新第三中学“三个课堂”建设的实践和探索

 特色社团课程

 学校军训活动
 
   □本报记者 孔祥娜
  2017年7月,西安高新第三中学(以下简称高新三中)的蔡辛怡、姚思辰等同学陆续收到了他们心仪“名校”的录取通知书,在学校引起了很大的震动,此后,收到心仪学校录取通知书的学生占比连年大幅增长,鼓舞着更多的学子奋发努力。
  目前,西安市不少公立中学和高新三中生源状况类似,怎样在“逆境”中实现“突围”?高新三中经过13年不懈探索,以“三驾马车”为驱动,以近五年的跨越式发展为结果,为教育同仁提供了一种破解路径。
  守正创新
  建牢“第一课堂”主阵地

  一位教育名师曾这样比喻:教育质量犹如一架马车,给马车提供动力的三匹马就是“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
  作为教育教学的主阵地,“第一课堂”一直是高新三中改革的重心。2011年,学校开启了以“先学后导,以学定教”为核心的“四步12法”课堂教学改革,通过“自主学习、引领探究、训练检测、总结升华”四个教学环节,变“老师讲、学生听”为“师生学习共同体”。
  2017年,校长杜丽萍将自己原创的“‘3+1’学习共同体”课堂教学改革模式分阶段引入高新三中,让教学质量逐年大幅提升,教师以“乐学、会学、学会”为主线,通过巧妙的课堂设计和精心构思的“问题串”、师生互动等,引导学生3人为一个小组,以“共同体”的形式对每节课的知识点进行由浅入深、抽丝剥茧的探究,最终使重点、难点迎刃而解,并设置落实本节课学习的任务单。任务单正面为基础性任务,背面为挑战性任务。课堂任务单成了保证教学质量的有力抓手。“不仅落实了教育部‘第一课堂’要提质增效的要求,还将因材施教落到了实处。”杜丽萍说。
  推动“第一课堂”创新,必须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驱动”。因此,高新三中以“青蓝工程”“点对点”帮扶为主要抓手,同时组织课堂创新大赛,采用“以赛促教”的办法,从上好每一节课开始,狠抓教研,把校级课堂创新比赛与省市区“三级三类”骨干教师评选等众多平台无缝对接,促进教师专业技能提升。
  对学生,该校始终本着“‘奠基学子终身发展,成就教师职业幸福’的办学思想,高度重视养成教育。”副校长姬亚鹏说。以“九大习惯”(早起跑操、礼貌问候、坚持晨读、认真听讲、规范做操、“食不言,寝不语”、保护环境、学会自学、规律作息)引导、养成良好习惯。以“八大学习环节”(计划管理、预习管理、上课管理、复习管理、作业管理、错题难题管理、考试管理、目标及评价管理)全面奠基学生幸福人生。
    百花齐放
  借力“第二课堂”出特色

  “教育要着眼未来30年。”姬亚鹏说。因此,除常规的主题班会、各类安全演练、法制宣传、劳动教育及各类活动外,学校还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和学生实际需求,坚持在高三年级开展肩负责任·勇于担当的成人仪式暨高考冲刺活动,在起始年级开设“校长讲堂”等促进“家校共育”的活动。同时创新以功能部室、音乐体育场馆、社团活动场地、文化走廊等为主要场所的“第二课堂”内容。艺术体育、科技创新、模拟参政议政……各种社团百花齐放。“活动对孩子各方面能力的锻炼作用非常明显。”姬亚鹏说,“让孩子在活动中成长,一直是三中多年来遵循的规律。”
  各种各样的活动同时彰显了学校育人特色,助推了教育质量不断攀升。“我参加了机器人创客社团,社团活动不仅有趣,也提高了我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曾韫鸿说。
  事实上,自2017年起,高新三中就成立了特色发展中心。经过多年深耕,形成了以美术中心、国际机器人创客中心、天文地理探索中心、学生生涯规划中心四大板块支撑的核心素养育人体系。把艺术、科技、职业生涯知识的普及真正落实至每一位学子身上。
  世界机器人大会RoboCom奖牌、国际VEX机器人公开赛冠军、全国百强高中生科技挑战赛团体一等奖……毋庸置疑地诉说着学校“以活动育人”理念的实践成果。同时,特色化的社团活动不仅推动了面向未来的“第二课堂”革命,也成为众多兄弟学校学习的案例,不断推进着区域内基础教育从有质量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知行合一
  聚焦“第三课堂”树口碑

  “第三课堂”是学生在“第一课堂”“第二课堂”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在生活中的再现与迁移、实践与应用,发挥着实践育人功能。
  因此,高新三中建校以来,始终坚持让每届学子开展“用双脚追逐梦想,以意志拥抱未来”的野外10公里徒步拉练。在“高空行走”中,体验战胜自我的喜悦;在户外烹饪里,掌握求生技能……“这些活动提升了实际能力,更锻炼了我们的协作、团队意识。”学生余相杰说。
  此外,“学校努力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开展各种研学活动。紧扣社会热点事件,深入社区、养老院等地开展志愿服务,在社会的大课堂中,厚植责任担当。”姬亚鹏说。
  “我们的研学足迹遍布国内外,曾走出国门去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了解世界,传递中华文化;也曾参访故宫、长城、清华大学、港珠澳大桥、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亚洲最大的连株式现代化智能玻璃温室栽培基地……”学生李初阳自豪地说。
  丰富多彩的“第三课堂”涵养了学生深厚的素质素养。“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创新示范校”“全国创新名校”“陕西省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学校”……一系列的荣誉彰显出实践教育的成果。
  “作为区域内第一所公办完全中学,高新三中13年间在‘三个课堂’里,依据各个课堂的不同定位,各有侧重、相互融合、共同发力,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兴趣爱好、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学校整体呈现出‘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喜人态势。”杜丽萍说。
  

报社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 710003 陕西教育报刊 版权所有 陕ICP备08105011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