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课后服务品质,助推“双减”有效落地
李军亮(前排中)到学校了解学生参与课后服务情况
李军亮(前排右一)在劳动实践基地和师生交流
□本报记者 唐李佩 魏淑敏
编者按:
“双减”之下的课后服务,为孩子的幸福成长、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但实施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难题,在近一年的实践中一些区县直面难题、积极探索,积累了好的经验和做法。在陕西教育报刊社开展的“构建高质量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采访活动中,记者走进渭南市潼关县,就如何提升课后服务品质专访了潼关县教科局党委书记、局长李军亮。
记者:李局长,您好!在我们的走访中,看到潼关县各学校经过近一年的探索,在课后服务工作中有很多亮点,请您结合学校实践分享全县提升课后服务品质的经验和做法。
李军亮:在提升课后服务品质,推动“双减”政策落地的过程中,我们潼关县教育系统上下一条心,直面问题难点,积极实践探索,主要做法经验有:一是注重服务内容的选择。在做好学生作业的完成指导,发挥课后服务工作基本效能,确保学生学足、学好的基础上,开设了丰富多彩的服务项目和社团活动,增强其吸引力。现在,城北小学的踏板舞、花棍操、花绳,四知学校的绘画、手工、书法、剪纸、泥塑等艺术社团,北极小学的扇子舞、健身操都成了学生们最喜爱的项目。二是注重服务行为的规范。学校积极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坚持自愿原则,对学生和家长做好政策宣传,做到服务对象的全覆盖。三是注重盘活教育资源并有效利用。发挥学校场地部室资源、教师的专业和特长以及社会资源,为课后服务工作提供坚实保障。同时,集中资源,发挥好作业、课堂、课后服务组合力量效能。我们在探索过程中及时总结好经验好做法,进行了全县推广和学习借鉴。
记者:据我们了解,2022年春季学期以来,潼关县课后服务工作在“全覆盖、广参与”的基础上,正向“上水平、强保障”方面转变,还采取了退出、新增课后服务项目机制,具体如何落实呢?
李军亮:推动课后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就需要我们不断开拓创新,稳中求进。学校课后服务项目及内容,在实施一段时间后,学校会开展评估或阶段性总结。对不适宜的、无意义的、缺乏安全保障的、吸引力小的服务项目就会按照一定的程序使其退出。同时通过考量、评估和宣传,开发或吸纳一些校内外优秀的的项目进校园、进服务。课后服务项目的“能增能减”机制,不仅使服务不断优化、更科学、更适宜,而且是去芜存菁,汰劣留良的必然选择,是确保课后服务强大吸引力的有力措施。
记者:要实现课后服务项目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面临哪些困难?潼关县是如何解决的?
李军亮:要实现课后服务项目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主要面临的是相关专业师资力量的短缺、设施设备的不足和老化、场地部室缺乏、现代信息技术支持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县也在不断实践和逐步探索,对于师资力量短缺的问题,一个是进行校际、县域内优秀师资力量的流动,进一步加强县管校聘措施,优化现有师资队伍。二是吸收、吸纳校外优秀人员参与课后服务工作,如优秀的家长、退休的老干部以及有特长或技术的工人等来参与其中。
对于场地设施不足的问题,主要通过社会力量或社会资源来弥补,充分利用和盘活学校周边的社会资源和设施,来开发服务项目。此外,我们也鼓励师生走出校园,走进自然、走进工厂、走到田间地头,走进社会实践场所,如博物馆、研学基地、劳动实践基地等,充分利用这些社会资源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丰富内容。
记者:潼关县对课后服务收费怎样实行监管?对全县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课后劳务补助落实情况如何?
李军亮:我们对于课后服务的收费严格按照政策标准执行,课后服务经费存入学校账户,用于改善服务条件、支付参与课后服务工作人员劳务补助等,不跨学期预收,学期末据实清算,严格执行多退少不补,做到公开透明。课后服务收费和其他收费项目一样,都需做好公示告知工作,接受家长和社会的监督,纳入学校经费管理,同时校内也设有监督人员,县局的计财、审计部门也会常态化监督,以确保专款专用。
县局先后组织召开了城区初中、城区小学、乡村学校教育联合体专题会议,根据学校规模、学生人数、提供服务类别等课后劳务补助需要考虑的问题进行了研讨。各镇校结合校情,按照“一校一案”落实课后劳务补助分配,学校自主建立详细的课后服务费用使用方案和细则,对参与课后服务工作的在职教职工,将服务时间计入工作量,将服务效率计入考核,纳入绩效工资管理,按月或学期予以落实执行。
记者:有人认为课后服务“减轻了家长负担,增加了教师负担”,潼关县是如何减轻教师过重负担,提高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积极性的?对今后课后服务的开展有哪些设想?
李军亮:对于提高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积极性,我们潼关县教科局主要有以下举措:一是提高教师队伍的责任意识。“双减”政策的落实,课后服务的开展,这些都是适应现代教育教学必然的工作,作为教师,更应提高站位,积极接受课后服务工作任务。二是执行弹性上下班。没有具体任务的时间段教师可以休息,可以提前下班,执行半天坐班制,以完成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日常工作效果和效率。三是减少教师不必要的负担。让教师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教育教学和课后服务中去,为学生辅导。四是增加教师劳务补助。让老师干得多、干得好就拿得多,提高课后服务费用分配的合理性。
今后,我县课后服务工作会继续发挥好基本效能和基本作用,切实为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提供强力保障和支撑。我们也将不断拓展课后服务项目建设,向课程化、体系化发展。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兴趣培养、拓展爱好、思维、实践能力的活动。以“创争出”三项工作机制为保障,激发校内办学活力,盘活校内外教育资源,确保课后服务工作规范而又特色鲜明、高质量发展。
记者:2021年11月,省教育厅厅长刘建林在《教师报》刊发文章提出“市县教育局长作为区域教育发展第一责任人,在某种意义上讲,一个好局长就是一方好教育。市县教育局长要努力做教育家型的教育局长。”在提升局长素质促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方面,您是如何思考的?
李军亮:我十分认同刘建林厅长“一个好局长就是一方好教育”的观点,也在不断努力成为教育家型的教育局长。对于提升局长素质,我有以下思考:一是时刻保持学习热情。教者首先应该是学者,要时刻保持学习热情,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学方法,及时捕捉最新信息资源,最新教育教学成果,及时推广好的经验做法,丰富自己的知识能力素养,不断提高驾驭教育改革发展的能力。二是善用战略眼光谋全局。教育局长要修炼深刻的洞察力、前瞻的规划力和持续的创新力,准确把握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做到对全县教育发展心中“一盘棋”,对基层教育教学情况心中“一本账”,随时校正县域教育事业发展的航向。三是坚持脚踏实地谋发展。潼关是一个小县,但是小县办好强教育的目标理想始终不变。聚焦办好人民满意的潼关教育这个出发点和着力点,潼关县教科局出台了“创争出”三项工作机制和党建引领、文化育人、精细管理、精致德育、教学提质、队伍提能“六大工程”,“人人创争出,事事创争出”的良好氛围已经形成,教育系统凝心聚力谋发展的势头正强劲。
干事创业的舞台已经搭建好,示范引领就是最好的管理,作为教育局长,我将以身作则,脚踏实地躬耕教育,常学善思,笃行不怠,矢志助力教育强市建设,做有家国情怀、满满正能量的教育局长。
记者:感谢李局长的精彩分享,相信潼关教育未来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