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用阅读更新自己的认知
□程先国
  因缘际遇,那日走进李继兵名校长办公室,从书橱窗玻璃外浏览其藏书,漫不经心地从书脊上阅读其书名。突然,《课程:教育行塑学生跑道》引起了我的注意,临走时,我向李校长提出借阅,他抽出给我,我放进了提包里。
  因“课程原意为跑道”这一已有知识点,我想从该书里获得这方面的较为系统的理论认知。翻开书,与我预期的有些不一样,我原以为是阐释或论述“课程即跑道”的偏理论的,事实上是介绍中关村第二小学的育心课程体系、福建三明学院附属小学“多元+个性”的福泽课程体系、天正小学适合教育的课程建设、江苏镇江中山路小学的构建赋予学生学习以生长力量的学校核心课程、晋中高师附校幸福课程整体构建、华山中学的玩在华山课程体系建构、吴兴高级中学的博才教育课程建设,全书写了7所学校的课程建设案例。我丢下书准备不再读,但受“书非借不能读也”的鼓励,又略读了下去。
  不读不知道,一读,基于自我认知的新收获还真不少。现以“课程”这个关键词,梳理一下部分感知。
  课程整合我原来的理解是学科内、学科间、学科与活动、学科与项目主题的整合,其实这只是课程整合之一义。课程整合,至少有三个层面的意蕴理解:
  一是教学内容上的整合,如笔者前述的理解,亦如中关村第二小学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进行的整合。
  二是由教学内容到人的整合。就像天正小学的语文大单元整合一样,该校探索出单元导读课、单元朗读课、单元识字课、单元品读课、单元课外阅读课、单元整理课、单元习作课、单元习作讲评课、单元实践课、单元检测及讲评课等十种单元课型,在单元整合活动周期间,备好年级中的一种或两种课型,在年级组中进行“走班”教学。对学生来说,语文课原本是享受到一位老师的风格和魅力,现在可以享受到五六位老师的风采,欣赏不同语文老师的谈吐和诵读,和不同的语文老师交流观点就是在接纳不同的、更为丰富的语文资源,就是更全面地学语文。这也是大单元整合教学由内容与形式向“人”整合的转变。
  三是进行课程与文化的整合。就像晋中高师附校一样,进行课程与文化的整合,就需优化共时态结构、历时态结构:前者包括基于课程研制者的整合,基于学习者的整合,基于学习内容的整合,以及以学习为本的课程空间要素及其关系的整合;后者要求选择整合化教育目标,选择整合化的学习经验,组织整合化的学习经验和评价学习经验,等等。因其课程内容是教育的核心,离开课程内容,文化便失去传承、传播、创新与发展的机制与载体。再次是研学旅行课程。原来我囿于在旅行中研学的认知,此轮阅读有两个收获,基于“研学旅行”的作用上,应达到“研”有所思、“学”有所获、“旅”有所感、“行”有所成的目标;基于“旅行”上,应不拘泥于实物,旅行不仅是地理的旅行,更是思想的旅行,是科技的旅行,是实践的旅行,游走在古今,穿行在中外。
  在课程建构上,我此前的认知是自上而下的,即从学校理念到课程体系。但此次,我从书中获得了通过课程体系优化学校育人理念的案例,那就是吴兴高级中学的“博才教育”课程建设,学校基于“以人为本,促进成长”的办学理念,逐步建构起了以国家课程为主体的博学课程、以学校德育特色红十字文化的红色博爱课程及与之匹配的绿色旅行博闻课程,当以博学课程为主体以博爱课程、博闻课程为两翼的“一体两翼”的课程体系建立起以后,学校发现“以人为本,促进成长”的理念与“博学、博爱、博闻”的课程相谐度不高,必须有一个更加“上位”的概念来统领它,结合“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校训,学校最终使用“博才教育”这个较“上位”的概念,让“一体两翼”的博才教育课程体系最终得到了完整表达。
  ……
  通过这次阅读,让我的认知得到更新的远不止上述列举的“课程”之点。总之,只要用心去读,就一定会有收获。学习永远也不晚,今天你一样也可以重新开始!

报社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 710003 陕西教育报刊 版权所有 陕ICP备08105011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