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唐风晋韵古晋祠
□胡永胜


  三晋之胜,以晋阳为最,晋阳之胜,全在晋祠。集庄严壮观与清雅秀丽、宗祠祭祀建筑与自然山水完美结合的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郊的悬瓮山东侧山脚下,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园林。一祠纵览千年,宋、金、元、明、清和民国的建筑在晋祠完美组合,宛若铺陈的中国古代木构建筑技术发展演变的历史画卷。当年,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夫妇考察后,曾感叹“说不出的美丽大花园”。
  “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1500年前北魏郦道元的名著《水经注》里记载的晋祠已有相当规模,历经3000多年的擘画营造,方有当今之盛。晋祠不仅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还是现存规模最大、跨越时代最久远、最具有代表性的祠堂式古园林建筑群实物孤例。这里有西周的柏树、春秋的水渠、唐朝的御碑、隋朝的槐树、北宋的彩塑、金代的大钟、元代的雕像、明代的石桥、清代的建筑、民国的凉亭,建筑形式囊括了殿堂、楼阁、亭子、水榭、牌坊、戏台甚至窑洞,有的宏伟壮观,有的小巧宜人,几十座古建筑虽为不同时期修葺和扩建,但看起来并不杂乱,反而有着因时间累积而成的丰富性和参差感。难能可贵的是,在历代扩建过程中都能对前朝建筑保持高度的尊重,遵循同样的规划原则,宋代建筑圣母殿的中心地位始终得以凸显,好像年迈慈祥的老祖母高坐堂上,周围子孙环绕,井然有序,一派祥和,独具一种令人感动的历史氛围。
  看晋祠,就像看一部3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史,又像看一部有着厚重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整个建筑群分为三路,精华集中在中路,依次可看到水镜台、会仙桥、金人台、对越坊、钟鼓二楼、献殿、鱼沼飞梁和圣母殿,唐叔虞祠、昊天神祠和文昌宫在右路,水母楼、难老泉亭和舍利生生塔为左路。与中国绝大多数祠庙严谨的对称布局不同,晋祠的中轴线是一条微妙的折线,两侧建筑保持均衡又不强求对称,很好地和山坡、古树、水系融合在一起,将理性秩序和浪漫气质融为一体,于庄严之中蕴含自由灵动之气。
  圣母殿、周柏和难老泉被称为晋祠“三绝”。“左右杂树交荫,希见曦景。”《水经注》曾称此处当年到处都是树,把阳光都遮住了。在圣母殿右侧,斜倚着一株树干龟裂的老柏,这就是三绝之一的周柏,沐浴了3000年风雨,如沧桑的老人,半卧在他的儿孙辈——又一棵周柏身上,悠然自得、相依相靠,尽显岁月的沧海桑田。此外,还有大量的松、柏、槐、柳掩映在亭台楼阁之间,特别是一株唐槐,树干粗大,苍劲盘曲,柔枝万缕,生机盎然。
  晋祠的主殿也是现存规模最为宏大的建筑,是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九年的圣母殿,殿高19米,面阔七间,进深六间,重檐歇山顶,屋檐呈现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屋角高高翘起,巍峨中显出宋代特有的宛转秀美之风。大殿前排8根廊柱,由中间向两边每柱依次升高6厘米,使得殿角高翘,形成自然弧度,不仅增强了整座建筑的腾飞感和灵动性,而且稳定性很好。廊柱上昂首顾盼的木雕盘龙活灵活现,为北宋原物,也是我国现存唯一的木雕龙。檐下的斗拱疏密有致,富有韵律感,像是绽放的花朵,又好像一只只手掌承托着悬挑的屋檐。
  圣母殿内供奉着圣母塑像和40多尊侍女像,除了两尊明代补塑之外,都是宋代原塑,弥足珍贵。圣母邑姜神像坐在木制神龛中,它是姜子牙的女儿、周武王的妻子、周成王的母亲,凤冠蟒袍,霞帔珠璎,仪容端庄,显示了统治者的尊贵和奢华。33尊侍女像,形体丰满俊俏,面貌清秀圆润,情目有神,或梳妆,或洒扫,或奏乐,或歌舞,形态各异,姿态自然,衣纹流畅,巧夺天工。伫立在旁,她们好似正在向你诉说,这些栩栩如生的塑像,宛若一幅宋代宫廷祥和的生活画卷。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最喜欢北侧一尊微微低头的侍女像,正面是含笑的表情,但侧面有点悲戚,不知是离乡之苦,还是深宫哀怨,含蓄而柔美,他认为“一颦一笑似诉生平”。我国古代民间工匠能把这些侍女塑造得如此生动传神、精妙绝伦,堪称一绝。
  “悬瓮之水,晋水出焉。”《山海经》里有着这样的记载。山西是缺水之地,而晋祠中却时闻泉声,处处见水,点状的泉眼、线状的水渠、面状的水池,分散布置,总面积不大,却给人处处有水的感觉。难老泉被称为晋祠三绝之一,“难老”出自《诗经》中“永锡难老”之语,形容泉水永远生生不息,保持清澈。只见泉水从清潭西墙壁的汉白玉龙口中喷涌而出,一僧侣塑像在台下持钵接水,水流穿过七孔桥,流入九曲回转的智伯渠,悠然而下。难老泉水冬温夏凉,寒天水汽蒸腾,水烟淼淼,像云雾一般。走在水渠之上,聆听着泉水叮咚,仿佛腾云驾雾步入仙境。
  在晋祠漫步,踩着李白、欧阳修的足迹,体会时光变迁所带来的历史沧桑;循着梁思成、林徽因的指引,领略其中难以言传的“建筑意”。俯瞰、近观、概览、细审,无论多大距离,无论以哪种视角,其丰富的建筑造型、优美的园林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都令人感觉到美不胜收!正如“人文清华讲坛”制片人、清华大学张小琴教授来到晋祠时所言:“非常希望我们每个人,站在祖先留下的这些宝贵空间中,能够去体会其中凝聚的历史和流淌的‘建筑意’。不只是做游览者,更要成为历史的感受者和文化的承接者。”

报社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 710003 陕西教育报刊 版权所有 陕ICP备08105011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