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有效沟通是家校协作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尽可能少请家长到学校来对孩子进行道德训斥。”教师邀请家长来校交流要遵循哪些原则?笔者以为要做好“三备、三忌、三要”。
沟通前做到“三备”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家校沟通前要做好“三备”。一备家长基本情况,即要清楚预约家长的职业身份、家庭结构、育子期望、到校时间等基本信息及概况,掌握基本情况是做好沟通的关键;二备家长来校需求,即要知晓家长来校意图,充分了解家长需求是促成有效沟通的核心;三备家校沟通方案,根据家长需求确定沟通方式,拟定沟通方案,有针对性地和家长进行沟通。准备不充分会导致家长对教师的工作能力甚至是工作态度产生质疑,进而弱化沟通效果。因此,做好“三备”对于家校沟通至关重要。
沟通中注意“三忌”
“哪壶不开提哪壶”是交流中最忌讳的。家校沟通时要注意“三忌”。一忌平时不反馈有事请家长,当学生有了异常的“苗头”,可借助微信或电话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了解“苗头”背后的原因,让家长有心理准备;二忌站位反方向,当与家长面对面沟通时,一定要和家长站在同一位置,而不是把学生的问题一股脑儿推向家长,所谓“爱生如子”是每一个教师工作的出发点,这样教师与家长会更易接近;三忌学生犯错责备家长,与家长面对面沟通时,就事论事,有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切不可“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家校沟通时应以与家长达成教育共识为目的。若教师与家长沟通不注意任何“一忌”都将导致沟通失败。
沟通后落实“三要”
好的方案没有落实都是空谈。家校沟通后还需落实“三要”。一要沟通结束后关心不能断,家校沟通结束后最好询问家长有没有其他诉求,并给予相应指导,以便赢得家长的支持;二要对沟通的情况进行跟踪和反馈,达成共识后教师要经常跟踪、关注对应学生,同时将信息及时反馈给家长,以便家长掌握相关情况;三要指导家长积极配合并进行必要的鼓励,当家长“煞费苦心”之后,学生表现不好会使得有些家长逐渐失去信心,这时教师对家长的鼓励尤为重要,这样也会增强家校合作的热情。家校协作能否取得良好的效果,做好“三要”是根本。
家校有效沟通应建立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基础上。从学生成长角度出发,沟通中给予家长关心、方法、支持、配合,做好“三备、三忌、三要”,家校协作的效果才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