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2版
本期发布:
关注课堂细节 回归教育本真
□高云涛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每一位老师都会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活动——上课,发挥老师的职业作用。如何才能上好一堂课,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我们明白“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细节决定成败。在教育教学中,我认为每一位老师应该从课堂的细节做起。课堂细节的注重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展示、解读课堂目标
  让学生明白本节课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所要达到的目的,以便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不断地思考自己所学与目标的差距,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注不同层次学生
  成功教育的基本思想是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和愿望,都可以取得成功。但如果总是使用同一标准要求所有的学生,必然会出现所谓的“优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的现象,必将在进一步加重后进生负担的同时,出现更多的后进生。因此,在制订教学目标时要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目标,使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当我们给每位学生以关注、关爱,学生会在课堂上产生幸福感、存在感,反过来会吸引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关注度,养成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习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内化、掌握,进而提升学习能力。
  关注学生课前预习的完成情况
  老师要提前布置好预习内容,对学生在下节课上将用到的所学知识和新课内容重点知识进行预习提示。预习的检查要到位,可通过习题和问题进行检测,督促学生完成课本阅读和预习题填写,以达到改变学生预习习惯的有效性目的。课堂不是一个孤立的活动,除了在上课前让学生的身体、情绪状态准备好外,还需要知识上的准备。要想提高听课效率,还得做好预习。学生学习的体量越来越大,这就需要他们进行更多的理解、联系与思考,而非单纯的死记硬背。通过预习,可以提前发现新课中的难点,等老师课堂讲到时便会格外注意,此外,也可以掌握每节课的基本内容,快速跟上老师的思路,踊跃回答老师的提问,从而保持积极的听课状态。
  有些学生说:“预习虽然重要,可作业都做不完,时间那么紧,哪有时间预习?”确实,现在的学生学习任务重,但成绩好的学生与成绩中等的学生有一个显著区别就是前者做作业更快,效率更高。如果预习了,听课效果就好,作业做得就快,预习的时间自然就节省出来了。所以预习是形成良性循环的一种重要手段。
  关注课堂的问题设计
  问题设计要有层次性、递进性,逐步引导学生在质疑、释疑的过程中提升思维能力和知识的应用能力。解决学生质疑也要设计学生活动,可采用学生独学、对学、群学和展示等方式,在学习中释疑、纠错,这个过程老师要全程指导。
  关注课堂例题和课后作业
  学生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都能有效完成教学目标。例题和课后作业题选取的目的性要强,要针对所学知识点和教学目标。讲解前先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动手,讲解时要讲思路、讲方法,书写时做到步骤的规范性和示范性。老师不能大包大揽,让学生仅仅当观众。
  关注习题讲评课
  要做到按知识点或错因归纳习题。老师在讲解时要做到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变、举一反三,让学生触类旁通,同时老师要及时总结解题思路、方法、步骤。纠错时做到从错因的根本入手,从知识点掌握入手,从变式训练纠错入手,从而达到巩固性纠错。在学生听完课后,老师还应帮助学生树立及时复习和巩固当天所学知识的意识,并形成计划性的复习习惯,从而将所学知识印入脑海,实现习题讲评课的目标和效果。
   关注课堂用语
  教学语言要严谨简约、通俗易懂,要绘声绘色,有激情、有热情。老师要用自己的情绪、语言、姿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活课堂,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师要关注、研究、思考课堂的每一个细节,在细节中不断提高自己,不断优化课堂的每一个细节,让学生达到“学而有获”的目的,打造出精彩而独特的课堂。(作者单位:陕西省乾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