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四五六七,马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每天上午十点多,是湖南省浏阳市道吾小学的大课间。下课铃响,浏阳话版《马兰开花谣》随即响起,学生们伴随着欢快的音乐、俏皮的韵律快乐地舞动了起来。2021年12月28日,浏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浏阳方言童谣发音人孵化基地、传承基地以及耿郑振传习室三块牌子落户道吾小学。(2021年12月31日《潇湘晨报》)
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改变了原来在课间只做广播体操的做法,而是采取了更多样、灵活的方式,比如打太极拳、舞狮子等,以此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道吾小学将地方方言、童谣、课间操三者结合在一起,在小学生当中推广,从现实效果来看十分值得肯定。讲方言,唱童谣,做课间操,可以说是“三位一体”,一举多得,不管是对于激发孩子参与锻炼的热情,增强体质,还是对于弘扬和传承民间传统文化、方言文化,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近年来,全国各地在中小学推广普通话的同时,方言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一个地方的方言,不仅是地域文化的代表,可以通过方言加强对家乡的认同,而且方言当中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方言的消失也是一种文化的消失。而在中小学推广方言教育,让孩子既懂普通话,又能够掌握和使用方言,正是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道吾小学把方言教育和传唱童谣结合在一起,用方言唱童谣,既教授了方言,又传唱了童谣,丰富了孩子的课余文化生活,可以说一举两得。传唱方言童谣能唤醒随着时代变迁而被人们逐渐忘却的文化记忆,能让动听的童谣成为孩子心中永不消失的天籁之音。此外,童谣也承载着教育的意义,通过在孩子当中传颂朗朗上口的方言童谣,也是在潜移默化中对他们进行引导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