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于思维导图具有高度的逻辑性和可视化特点,其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教学之中。思维导
图的应用可以更直观地以图形的形式向学生展示知识点之间的前后联系,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点之间关系的掌握和理解,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知
识。因此,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具有重要意义。
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的价值
1.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效果
与中国使用的象形文字不同,英语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其词汇和语法较为复杂,单靠死记硬背很难有效提高学习效果,这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学生对英语学科产生恐惧和厌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具体展示英语学习的思维过程,加快学生的学习和理解,引导学生有序地掌握课堂所学知识。
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师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连接分散的知识,可以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举一反三,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英语单词时,学生可以从词根开始,掌握词根的基本含义,然后使用思维导图学习同义词、反义词和其他单词的变化及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这样的长期训练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为下一阶段学生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词汇教学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词汇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基础,如果学生没有足够的词汇积累,他们将无法成功地完成其他内容的学习。如果教师将思维导图应用于词汇教学,可以有效地改变这种状况,使学生更快地记忆所学词汇,提高记忆的准确性。例如,在学习active这一单词时,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的方式,列出与之相关的一些词汇,如actively、activity、activeness等,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词汇,而且还可以在学习过程中理解各种词汇之间的差异,提高他们对词汇的掌握。在使用思维导图进行词汇教学时,不仅可以划分词根,还可以划分词类和词义,从而进行关联记忆,提高学生的词汇学习效果。
2.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学生进入初中,阅读的难度也有了明显的提高,生词数量和阅读内容长度的增加,使学生的阅读学习更加困难,甚至有些学生产生了畏难心理,这不利于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应用于英语阅读教学。首先,在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稀有词时,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进行联想,从而促进学生顺利完成阅读;其次,在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整体结构的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字句、关键段落和上下文,从而提高阅读效果;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后根据自己的理解绘制思维导图,从而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效。
3.在语法教学中的应用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在学习语法知识时,会感到枯燥和难以理解。因此,教师可以在语法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教学模式,降低英语语法的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例如,在教授不规则语法知识时,教师可以“todo”为中心构建思维导图,并在此过程中表达其基本概念和用法,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语法,这对学生今后灵活运用语法知识具有积极意义。
4.运用思维导图提高记忆力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简化课文知识、可视化句子信息,有效帮助学生整理学习内容、掌握知识结构、提高记忆能力。例如,在教授in、on、into、under和其他单词时,教师可以先通过具体例子解释其含义及使用方法,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绘制思维导图,并给出思维导图中单词的应用示例,以说明单词的各种用法。通过思维导图的运用,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比较、分类和联系,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运用能力。
想要有效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英语教学活动,就要根据所教英语知识的实际情况找出内在联系,对英语知识进行发散思维,并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这些英语知识连接起来,形成知识结构图,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
(作者单位:陕西省绥德县四十铺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