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我有幸与许多优秀的骨干教师一起前往北京参加了深度学习理论讲座。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郑葳作的题为《走向“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的报告,追本溯源,解析了深度学习理论的来龙去脉,环环相扣。她从为什么要深度学习、什么是学习、什么是深度学习、深度学习应如何设计教学四个方面进行了分享和交流。著名深度学习专家朱艳春作了题为《深度学习下的大单元教学》的报告,引导老师研究新的教学模式,课堂精深实用。通过学习,我总结了三个关键词:整合、要素和案例。
如何提高课堂效率,让深度学习真正发生?从两位专家老师的报告中,我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感悟。
关注教法,让语文“活”起来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关注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注重大单元教学,明确单元教学主题及学习任务。以学习任务驱动为抓手,改变平时教学中一问一答的形式。主动营造学习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励学生的创造行为,使学生个性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同时要走进文本,激活学生思维。采用听、说、读、写、行、讲、辩、演等多种形式,使语文学习内容更加多元,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关注学习,强化认知策略
深度学习必须从关注学生的“学”出发,学生不能只会搬运知识,应学会主动搜集信息、加工创造,养成自己的认知能力,所以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更有效地辨别、理解、储存和提取信息而采取的学习策略,是学习者运用规则指导自己学习、记忆和思维的能力。因此,帮助学生掌握相应认知策略是促进深度学习的途径之一。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归纳。如在学习古代诗词时,除了借助阅读经验进行解读,可适时介入,帮助学生学习某一类型诗词。教师可以将相关的篇目进行整合,要求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探究内容的共性,并举一反三。例如,将《越中览古》与《苏台览古》进行对照学习,两者同属怀古主题,《越中览古》以今衰反衬昔盛,《苏台览古》则以今日生机反衬旧物衰败。通过整合归纳,让学生了解该类型诗歌常用对比手法,主题上常对盛衰无常、人事无定进行感怀,其共性得以凸显。学生在掌握及运用的过程中,学习、记忆和思维能力都将得到锻炼。
情感引领,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始终高高在上,认为自己的学术在学生之上,对学生不同的思想往往会扼杀、压制,有时甚至会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教学。长此以往,我们和学生就形成了两大对立面。这样的师生关系可能会磨灭学生对学科的热情,导致课堂冷冷清清,学生身在课堂,心在课外,难以有所收获。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心与心彼此靠近,让思想与思想平等对话,才能实现真正的高效课堂。
拓宽视野,做有情怀的语文老师
时代在发展,教学思想也在不断变革,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有思想有主见的学生,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已很难跟上现代教育的步伐。走出去,才能更好地引进来;多学习,才能更好地教起来。抓住每次学习的机会,拓宽视野、常学常新,用丰富的学识、高尚的人格去影响、改变学生,使自己努力成为有温度、有厚度的大先生。
(作者单位:陕西省大荔县城关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