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2版
本期发布:
数学图形与几何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作用
□顾 锋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习数学知识不仅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大脑,而且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特别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数学图形与几何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非常重要。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图形的教学能够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良好塑造。
  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作用
  1.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
  在实际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几何图形进行教学,教师要学会利用语言,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很大作用。教师要尽量使用幽默、轻松的话语,使整个课堂的气氛活跃,这在很大程度上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对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增强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知能力具有推动作用。比如,学生在认识几何图形的时候,可以多请教老师,然后在学习之后进行总结,逐渐积累解答经验,这对于学生的总体能力的提升是非常有帮助的。另外,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在黑板上将图形画出来,如果遇到不懂的地方,及时提出来,和班级其他同学一起交流讨论,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还能够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2.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小学生都比较喜欢听故事,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一些有意思的故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故事内容中也能够让学生逐渐形成独立思考的意识。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枯燥的学习内容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可能降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索欲望,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要让学生的思维穿插在故事情境中,切身思考故事中包含的数学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想象力和联想力。比如,在《西游记》这本书中,最著名的问题情境就是孙悟空分西瓜这一情节,可以让学生在头脑中想象和联想西瓜的形状和切开之后西瓜的形状等,建立几何空间思维能力。
  满足学生学习的多样化需求
  每一位学生对于学习的理解都不一样,尤其是对于几何图形的解答思路和解答方式也可能存在不同。所以,教师应该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每位学生的思维都活跃起来,使用正确思路解答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成绩才能真正得到提升,实现质的飞跃。数学图形与几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形成几何图形的空间概念,这样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于右脑的使用,刺激其右脑思考。随着社会的进步,学生学习方式及思维方式的发展是多方面、全方位的,因此,加强学生想象能力,具有长远意义。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针对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对学生培养核心素养的作用进行分析。从本质上讲,学习是一件需要长期坚持的事情,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促进学生思维意识的发展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对于其核心素养的构成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智堡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