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2版
本期发布:
科学开展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
□郑 娜
  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于语文知识的运用和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协调发展。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相联系,将书本中的内容和实际生活进行结合。这样的联系和结合有利于提升学生听说读写的协调能力,同时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因此,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十分重要。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综合性学习,笔者在多年的教研工作中总结如下。
  一、结合传统节日,突出实践性
  我国有丰富多样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且每一个节日都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时代背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了解传统节日,可以根据这些节日设计一些综合性的活动。比如,在春节时,亲朋好友之间可以通过互赠贺卡,传递自己真诚的祝福。但是,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微信等平台的信息传递已经取代了贺卡。现在的小学生对贺卡有陌生感,针对这样的情况,可以开展以“小小贺年卡传真情”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让学生通过询问长辈、查找相关资料、网络搜索等方式,了解贺卡的相关知识,也可以通过观看网络视频亲自制作贺卡,然后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相互交流搜集到的贺卡相关知识,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贺卡样式及自己制作出来的贺卡图样,也可以将贺卡进行整理,在贺卡上写下祝福文字,赠送给自己的老师和同学。这样的综合性学习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亲情,还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利用自然现象,突出审美性
  许多的自然现象都是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资源,我们要善于挖掘这些资源,对这些资源进行捕捉和整合,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语文,语文也随处可以看得到,感受得到,触摸得到。比如,冬天下雪,可以带学生去感受雪景,到雪地里玩耍、嬉戏,释放天性,随后,可以以“雪”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将学生分成4人一组,搜集关于雪的谚语、故事、成语、诗词等,将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类,制作成手抄报进行展示,展示时学生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重视评价机制,突出激励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要采取一定的评价机制,并以激励作为评价的重点。可以从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激励,并将评价重点放在学习过程上。此外,还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长,使他们的突出特点得以充分发挥。另外,也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在评价的时候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和进步情况等作为参考,把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相结合,老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如果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综合性评价,就要对学生查找资料和整理资料的能力进行评价,为学生得到合理的答案提供正确的指导方向。总结性评价可以是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也可以是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老师评价相结合。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学生有体验,有总结,还会将自己遇到的问题进行改正,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独特性。
  总之,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个十分值得研究与探索的领域,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仍然要不断探索,开展丰富多样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让综合性学习真正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让学生爱上语文,在生活中快乐地学语文、用语文,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陕西省宜君县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