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2版
本期发布:
提高工作成效回归教育本心
——“双减”政策下班主任工作思考
   □马 娟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落实,教师和学生在校时间延长,大量具体、繁重的工作落在了班主任身上。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既能减负,又能高效地做好教育教学工作,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让教育回归本心?这不得不引起我的深思。
  我认为,“双减”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营造有利于身心健康成长的教育生态环境。作为一线骨干教师,班主任是班级事务的管理者,班级文化的建设者,同时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家校沟通的联络者。多重职责使班主任成为“双减”工作的重要力量,责任重大。所以,作为班主任也要对个人的工作提出新要求。
  “双减”减轻的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但不应该是“减效”,“减负增效”才应该是落实政策的真正目的。
  “双减”背景下,班主任要协调好各学科的作业量。尽可能让学生在课堂高效完成学习任务。这就要求班主任要具备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还要有持之以恒、任劳任怨的精神。一切以大局为重,以学生为重,每天坚持与科任教师沟通,明确哪些作业必做,哪些作业选做,还有哪些属于弹性作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需求,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心理变化。在此基础上,协调作业比重,科学合理取舍,真正让学生的作业负担减下来。同时,班主任还需要在课堂上重视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双减”背景下,班主任一定要利用好课后延时服务。课后延时服务是“双减”政策的有力措施,学校可组织协调参与课后延时服务的教师,让其根据学情将集体辅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俯下身子,深入实地,因材施教,耐心指导,面对面解决问题,真正为学生排忧解难,为“减负增效”助力。
  不仅如此,班主任还要做一名专注的陪伴者,陪伴学生学习、生活、劳动、锻炼,并且让爱成为教育的主旋律,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学生阳光心态,塑造向善向美的生力军。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班主任以博爱之心对待每一位学生,才会赢得学生的尊敬,其教育和引导才会产生更大的影响。“双减”背景下,班主任陪伴学生的时间更多了,为了更好地关注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爱和陪伴,可以在班级设立“心灵信箱”,以书信的形式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增进师生感情,并借此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及时发挥教师引导作用。此外,还可以在黑板报的固定位置设立“格言栏”,激励学生自强不息,积极进取,不怕挫折,奋发有为。可以在教室设“读书角”,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拓展视野,丰富知识,陶冶情操。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老师的关心爱护,以此增进彼此感情,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在愉悦的氛围中共同成长,共同进步,让教育回归本心。
  家长是教育的“同盟军”。“双减”背景下,班主任还需要经常和学生家长沟通,争取家长的配合。班主任可以利用好家长群,及时反馈学生的在校情况,还可通过私信的形式与家长沟通,必要时协同任课教师一起家访,在思想上和家长达成共识,避免家长的焦虑情绪影响到学生,给学生造成思想压力。同时,引导家长合理安排学生回家后的生活,提升学生发展的广度,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人。
  于漪老师曾经说:“我总有这样一种感觉,在学校里工作,只有当了班主任,才能真正体会到老师的幸福。”“双减”背景下,虽然班主任的工作更艰巨,责任更大,但探索一条“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让自己体会幸福”的道路,仍然是每一位班主任永恒的追求。
  (作者单位: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韩马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