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建春 陈苏会
教学是技术,更是艺术。集体备课并不能简单理解为统一教案,集体备课不是要求教师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环节完全一致。一方面,集体备课是要建立在每个人认真备课的基础上的,另一方面,集体备课最终要由个人落实。因此,集体备课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在集体备课中,每一位教师都需要提前备课。这指的是广义上的备课,比如熟悉教材,掌握学情。这是前提保障。同时主备人应该根据自己的预案,设计制作相应的课件供大家参考使用,课件详略均可,便于修改为宜。同时主备人要提前将预案发给大家,让大家提前熟悉,集体讨论会上要保证人人都提前有所准备,讨论中要争取人人都发言。
二、熟读教材和《教师教学用书》。要掌握教材的体例、框架、编写意图,做到知识点了然于胸,这是前提。《教师教学用书》资源丰富,有详细的教学内容、目标解读、教学建议和补充资料,还有课后题的命题意图分析和解题思路提示,这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参考资料,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精神和教科书的编写意图。
三、备课中要鼓励不同意见,要有思维的碰撞。有经验的教师提供丰富的经验,年轻教师展现活跃的思维,取长补短。个人的力量和智慧是有限的,通过集体备课,可以将一人的优势变成群体的优势,将一人的智慧变成集体的智慧,集体备课的意义在于智慧的碰撞和资源的共享。
四、熟悉课标。课标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本学科的纲和本。作为教师,要熟悉课标,要在熟悉总体内容与目标的基础上,重点掌握四个学段对应的目标与内容,才能用好新教材,备好课。
五、备教学目标。目标的设计要避免几种情况,一是拘泥于教材,不联系学情,或盲目照抄教参,没有自己的思考和创新。二是目标定位过高、过宽泛,目标表述过单一、不具体等,导致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行为不一致。三是目标设计往往只强调教师行为,而没有学生的预期学习行为和结果,用惯用的套话来呈现目标。
六、备核心问题或者核心环节。主备人的教学预案不要求完整的教学环节,这样反而束缚了大家,我们一般是以核心问题或者核心环节为主。比如语文课,导入环节,字词、背景、作者等基础知识的处理环节,还有像课堂小结等环节,不一定要太过细化或者具体,甚至可以不用体现在预案中,这些应该带有个人色彩,体现个人的风格习惯等。但像课前预习、初读课文环节、合作探究环节、拓展延伸环节等核心环节和内容应该具体详细地呈现出来,供大家研讨。
七、备练习和作业设计。不能只停留在课本练习题层面,主备人大量查阅资料,要选择不同梯度的练习和作业设计,既要有基础性,还要有拔高性,还应精选本章节内容中的高频练习和易错问题,供教师们参考使用。
八、集体备课后的进一步完善。参与备课的所有教师包括主备人都要根据集体备课的研讨成果,以集体备课后形成的教案,结合个人教学特点和本班学情,重新进行教学精细化设计,并写出适合个人教学的详略得当的教案。同时在集体备课后,教师应进一步制作、完善、修订适合本班学情的练习设计、作业设计、教学课件、教学学具等。
总之,集体备课的思维指向要从求同走向求异和创新;任务趋向要从形成教案走向解决实际问题;备课过程要从个人引领走向平等交流;教师的价值取向要从设计教案走向教学研究。这样,集体备课能使我们资源共享,节省了教师大量的备课时间,减轻了教师工作强度,提高了备课效率,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作者单位:陕西省杨凌示范区杨陵区五泉镇中心小学;杨陵区邰城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