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5版
本期发布:
小学低段游戏化教学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以北师大版《小兔请客》教学设计为例

   文都静
  近年来,游戏化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与小学低段数学游戏化教学有关的研究课题也越来越多。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但是好奇心与好胜心强,所以针对小学低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游戏化教学设计与传统教学设计相比,的确更有助于小学低段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游戏化教学方式并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有将游戏化的教学新方式与传统的教学设计相融合,才能真正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
  下面以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小兔请客》(整十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为例,结合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与传统教学设计过程,以小兔请客的过程为情境,通过融入课前游戏化导入、课中游戏化探究、课后游戏化巩固三方面进行实践研究,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的教学设计如下:
  一、游戏抢答,复习旧知
  快乐抢答:7个十是(),4个十是(),10个十是(),30里面有()个十,50里面有()个十。
  【设计意图:通过“快乐抢答”游戏的设计复习旧知,层层递进,为新课的顺利学习作铺垫。】
   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一)创设情境,探索整十数加法的算理。
  同学们刚才的表现真棒!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下面我们来听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兔请客》(视频播放)。
  秋天到了,动物果园迎来了大丰收!热情好客的小兔想要邀请朋友们一起来享受丰收的果实。于是,她邀请了小猴子、小松鼠、小刺猬前来。“哇,果然鲜美,这么多果子到底有多少个呢?”小猴子疑惑地问道。
  【设计意图:根据一年级学生上课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通过故事导入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这种动画与音效同时作用的方式可以有效地从中获取与本节课有关的数学信息与问题,为本节课的第一个知识点的探究做好铺垫。】
  故事讲到这里,老师要考考大家了:
  1.小猴子需要我们帮忙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从这幅图画中,你获得了哪些有用的数学信息呢?
  3.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果子”应该怎样列算式?20+30=(或30+20=)。为什么要列加法算式?
  4.那20+30等于多少呢?你是怎么想的?同学们可以用小棒代替果子摆一摆,或者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同桌两人为一组,交流你们的想法。
  5.学生汇报:
  方法1.数一数10,20,30,40,50。
  方法2.摆小棒:先摆3捆小棒表示30,再摆2捆小棒表示20,一共摆了3+2=5捆小棒,一共摆了50根。
  方法3.借助计数器:在十位上先拨3个珠子表示3个十,再拨2个珠子表示2个十,合起来5个珠子,表示5个十,也就是50,所以20+30=50(感受整十数加法的算理)。
  6.你知道这个算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吗?
  7.在这个加法算式中,每个数字除了有它表示的意义外,还有自己的名称。
  【设计意图:此处将传统的教学设计融入教学过程中,学生根据数学问题找到有用的信息,并根据数学信息经历“自主探究—同桌两人互相交流—全班交流汇报”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从表层的计算方法深究整十数加法的算理,从而实现让学习真正发生。】
  (二)创设情境,探索整十数减法的算理。
  我们继续听故事:……小动物们刚要吃果子,小刺猬是最顽皮的一个,为了让大家高兴,它要给大家表演一个节目,说着就来了一个前滚翻,没想到把一个盘子里的10个果子都扎在身上带走了,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设计意图:通过前一阶段知识的探究,部分学生注意力已经不再集中,此处的连续故事情节既可以缓解学生前期的用脑疲劳,同时还为接下来整十数减法的探究做好准备工作,承上启下。】
  1.通过这段故事,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接着能提什么数学问题?(有50个果子,拿走了10个,还剩多少个?)
  2.解决这个问题怎样列算式呢?
  3.为什么是列减法算式呢?
  4.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并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进行交流。
  5.有了解决20+30的方法经验,同学们很快就计算出了50-10=40,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算理。
  6.在这里,每个数又代表什么意义呢?在减法算式中,每个数也有自己的名称。减号前面的数叫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叫减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差。
  【设计意图:此处继续将传统的教学过程融入其中,与上一部分加法的探究过程类似,由于学生有了之前探究的经验,此环节的学习就相对轻松容易很多,因此,此处的重点在于尝试放手由学生自己来陈述整十数减法的算理。使其将所学知识再次应用,融会贯通。】
  (三)通过比较,总结算法。
  比较30+20=50和50-10=40,这两个算式中的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这节课我们研究的就是像这样的整十数的加减法(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当学生的知识处于碎片状态的时候及时小结与整理,更有助于其建构知识框架,因此这里按照传统的教学设计流程进行及时的总结巩固,使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结构化,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
  三、游戏闯关,学以致用
  小动物吃完果子后,在草地上做起了数学游戏来,大家想不想也来试试?看得出来你们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你们是否愿意帮助有困难的小动物呢?
  第一关:小动物回家
  天快黑了,小猴子、小刺猬、小松鼠都要回家了,为了他们的安全,我们一起把它们送回家,看看哪个小动物最先到家。(把全班分成三组,第一组的同学送小猴子回家,第二组的同学送小刺猬回家,第三组的同学送小松鼠回家。比比看哪组先做完并且全对,比赛结果按照6分、4分、2分的方式进行加分。)
  【设计意图:此处以“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整十数加减法的口算练习,既符合一年级学生好胜心强的心理,也实现了本节课的基础练习,巩固提高学生整十数加减法的口算能力。】
  第二关:小鸡找妈妈
  小动物们纷纷回家了,可是有几只可怜的小鸡找不到妈妈了,天快黑了他们特别着急,小朋友们愿意帮他们找到妈妈吗?
  【设计意图:此处以小鸡找妈妈为情境,通过连线的形式进行整十数加减法的练习,学生可以选择题目进行口算,按照之前分好的三组,送回家一只小鸡本组加一分进行竞赛。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与选题过程中的随机应变能力。】
  第三关:我问你答
  果园里不仅除了小兔子的果子成熟了,还有好多小动物也丰收了,一起来看。我们现在来你问我答:一个人提问,另一个人回答他的问题,为自己的小组积分。
  【设计意图:根据新课标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内容,此处通过一人看图提问,一人回答别人提出问题来积分的方式,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仔细倾听的习惯,在提高练习的难度的同时,也体现了练习的层次性。】
   四、课堂提升与反思
  本节课是将传统教学与游戏化教学相融合的一次教学尝试,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所制订的教学难点,突破了学生理解整十数加减法算理这一教学难点,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整节课学生整体参与度较高,在故事情境中,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较高,通过练习环节的检测不难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已经掌握整十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灵活应用。但是在整个教学设计的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游戏时间与游戏规则的制订应该根据学生特点进行调整,游戏过程中学生因为参与度太高,导致课堂纪律过于活跃等。
  可见,游戏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相融合在教学中确实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但真正实施并完善的过程是有难度的,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吸取教训,仔细分析,不断反思。随着国内外研究者对游戏化教学的不断深入研究,以及一线教师的不断探索与实践,游戏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的融合在未来的教学中会有更加广泛的应用。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