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初中政治课堂有效讨论方法探究
  张群英
  新课改明确提出,在教学时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并倡导探究、自主、合作学习的教育理念,而课堂讨论是学生间交流、师生间沟通表达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当下已经走进了我们的课堂,并深受广大老师的青睐。所以,教师在平常教学时,如何引导学生有效讨论就成了政治教学的一门艺术。
  一、精心设计问题提升课堂讨论的有效性
  对初中学生而言,讨论的问题一定要贴近他们的生活,且所设计的问题要结合当下的社会生活,利用以及开发初中生现有的生活经验,有效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选择初中生关注的热门话题,让他们产生好奇心,使课堂教学有的放矢。例如,在学习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生命可以永恒吗?》这一节时,老师可以组织同学们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讨论:吃了唐僧肉真的可以长生不老吗,人为什么要活着,如果生命可以永恒,它将怎样实现?这样讨论,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达到教学目的。又比如,在学习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课《诚实守信》一课时,老师就可以让同学们列举自己周围存在的不诚信现象,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来谈一谈不诚信对自己今后发展有什么危害。由于这些现象就在学生的身边,所以他们讨论起来并不困难,老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不诚信危害,进而指导学生下决心做一个诚信的人,这样一来不仅升华了知识,还调动了学生课堂讨论的兴趣。
  二、创设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
  老师要注重营造轻松、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将爱传递给学生。对学生自己可以解决的问题,老师应该少讲或不讲,也可以鼓励学生拥有敢于求异和不怕出错的勇气。对学生讨论和发言中所出现的问题,老师不应该拘泥于学生的回答,要尊重每一名学生,只要他们勇敢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且有参与的兴趣和探究意识,都应该给予肯定和表扬。在课堂讨论中,老师要重视营造民主轻松的讨论氛围。例如,在学习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课《走近法律》一节时,老师就可以设计小区居民间发生的纠纷,先把课堂设计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矛盾争执不下,第二部分是模拟法庭,并让法庭搬到小区中现场办公。让同学们在讨论交流中体会生活应遵守的规则,法律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保护作用,因此法不可违,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如此一来,整堂课学生和老师始终是在和谐、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中进行的,学生也能积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三、讨论的问题必须要有探究性
  首先,课堂讨论要紧紧围绕教学任务来进行,老师提出的课堂讨论话题,必须要有思考的价值,探讨的余地,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来寻求最佳的答案。比如老师提的问题在教材上已经有答案,并不需要进行讨论思考就可以解决的问题而让他们去讨论,学生就会坐在一起闲聊,还显得课堂很混乱。老师应该选择疑难问题,比如在学习七年级《网上交友新时空》这节课时,针对“我们该不该与网友见面”这一问题,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就需要同学们运用以前所学的知识来给出解决的方案,这对于培养初中生的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发散性思维非常有帮助,这种问题更适合学生讨论。
  在教学初中政治过程中,课堂讨论通常是和其他的教学方式相结合的,这样能够有效提升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且还能够提高初中生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单位:陕西省彬州市龙高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