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示范区教育局梁雨晴家庭: 三代从教育桃李薪火相传写芬芳
梁雨晴1989年参加教育工作,是一位一直奋战在教育一线、担任小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33年的优秀小学教师。她有一个三代从事教育工作的大家庭:父亲扎根偏远乡镇40年,以校为家,堂哥、堂姐,弟弟、弟媳,以及丈夫、丈夫的妹妹和妹夫,还有自己的女儿,深受老父亲的影响和熏陶,都选择了教师这个神圣而光荣的职业,在幼儿园、小学、初高中及大学的各个岗位发光发热,收获了满园桃李。
▶梁文忠:桃李芬芳受爱戴◀
父亲梁文忠先后在武功县渠子学校、游风中学、凤安高中任教。多次被评为武功县模范班主任、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和咸阳市优秀园丁奖。
工作的任劳任怨、对同志的关怀备至、对学生的认真负责,让他收获了桃李芬芳和学生的爱戴。2007年退休以来,每每提起他带过的学生,他都如数家珍、眉飞色舞、陶醉其中。节假日学生的电话问候和登门探望温暖着老人的心,这些爱的回馈就像老人当年教书时关爱他的学生一样,从事教育的自豪感和幸福感是他一生最大的收获。正是因为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感召了他的子女们也都投入到教书育人的队伍中来。
▶梁雨晴:三尺讲台述情怀◀
热爱教育事业的梁雨晴,1989年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就选择到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最偏僻的游凤镇农村小学任教,怀揣着教书育人的理想,上班第一天梁雨晴就主动申请担任语文课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她精心上好每一节课,用心关爱着每一个孩子,在武功县最偏僻的乡村学校一呆就是11年。
2000年,梁雨晴报名参加了杨凌高新小学首批教师的招聘,她以较强的业务能力,被聘为高新小学的首批创业教师。从教33年来,梁雨晴所带班级学生考试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在杨凌示范区组织的素质检测中多次位居第一,她也多次获区素质检测优秀个人奖。梁雨晴用教师的神圣职责鞭策自己,用无私的爱关心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对教育事业的爱。
梁雨晴给留守学生送衣物,给班级离异家庭孩子过生日,给班级中有抑郁倾向的孩子做疏导,让孩子有勇气面对生活……孩子们常赞叹她“是最懂学生的老师梁妈妈”,大爱无疆的她用爱证实了教育是根植于爱的教育。
▶丈夫王鹏:恪尽职守担使命◀
梁雨晴的丈夫王鹏,多年来从事教育工作废寝忘食,更是将健康置之身外,因为长期超负荷的工作,他患上了严重的腰肌劳损症,医生曾多次劝他住院治疗,忙于工作的他一直带病工作。他实在支撑不下去就利用下午放学后去医院理疗。医生看到他这种拼命干工作的劲头,不由得对他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有你这样的好校长,这一方百姓真是有福了!”
2020年初春,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线上,校长王鹏首先冲在前面,守护校园,守护全校师生健康。自疫情发生以来,王鹏一个多月没回家,工作战斗在自己的岗位上,每天都是忙到晚上10点以后才休息。“疫情不退,我不退。”这是王鹏发到朋友圈的一句话,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他的承诺,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作出了成绩。
任校长二十多年来,王鹏始终坚守一个校长的初心和使命,时刻把学校工作揣在心上,抓在手上。以校为家,身先士卒,冲锋在前,使任职学校工作走在了市县前列,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他被授予全国普法教育先进个人、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等20多项殊荣。
▶王一棠:勇挑重担谱新篇◀
女儿王一棠2018年大学毕业后,热爱教育事业的她报考了家乡高中生物课教师,如愿从事了她从小就喜欢的教育事业,担任县城高中高三生物课教学及班主任工作。
3年来,教育教学工作成绩突出:所任生物课教学蝉联同级科前茅,连年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师、模范班主任,2021年被评为武功县三八红旗手、高考先进个人,赢得了全体教师及家长的广泛好评。
她始终坚持一个信念,即“不放任、不放弃,用爱点燃孩子的希望”。作为高三班主任的她每天总是早早起床去教室,站在教室门口等候每一个学生的到来,关心学生是否吃过早餐,关心孩子的冷暖,她还多次买文具和书送给学生。学校班里的学生都是住宿的,有些学生基础太差,学习跟不上进度,她总是利用课间、活动课在教室里主动帮学生补课……家长打来电话感谢她,学生们感动地称她为“知心姐姐”,同事们赞誉她为热爱教育的后起之秀。
一门师表好家风,三尺讲台传美名。梁雨晴家庭及亲属三代10人从教,父亲虽退休多年,但时常告诫自己教育战线的亲人:要努力工作,舞台虽小,也要干出优异成绩;梁雨晴夫妻及女儿坚守“终身学习”理念,牺牲节假日,自费考取了“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房树人绘画分析师”等证书,免费为家长分忧解难,助力孩子健康成长;堂姐先是在杨陵高级中学担任高三教学工作,后因能力突出,调西安文理学院任教;丈夫的妹妹王秀云因羡慕哥、嫂的教师工作,高考填报志愿选择咸阳师范学院,毕业后一直担任高三年级班主任及教学工作,被评为陕西省教学能手;妹夫宋辉是陕西省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担任杨凌高新小学主管教学副校长;弟弟以及弟媳分别在农村学区和幼儿园工作,踏踏实实,任劳任怨,也博得了单位领导的赞誉……
梁雨晴和他的家庭跨越三代,在半个多世纪的时光里,与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用薪火相传诠释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真谛。
(本版文章由胡玥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