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建强教师队伍,赋能民族未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师队伍建设综述
  国家兴衰系于教育,根本在教师。为国家培养造就更多高素质人才,是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基础。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师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出系列重要指示。10年来,我国教师队伍规模日益壮大、结构日趋合理、素质显著提高,师德师风建设成效显著、教师发展专业化不断增强、教师待遇保障持续优化,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教学科研等提供了强大智力支撑。
  未来的优秀教师从哪里来,如何培养?2018年,为培养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出台的第一个专门面向教师队伍建设的里程碑式政策文件,对如何破解当前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等作出顶层设计和明确要求。同年9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他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也对全党全社会尊师重教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师德师风建设成果显著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高度重视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
  “目前,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共有专任教师1844万人,他们教书育人、立德树人,支撑起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是可以信任和依靠的‘大国良师’。”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在4月14日教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办妥人民满意的教育,尽力培养家长满意的教师,在教师资格、入职、考核等工作中,严格落实师德师风是第一标准。
  新时代,教育步入现代化建设进程,人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呼唤高素质教师队伍。2012年,教育部分别制定加强中小学教师和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文件,构建了覆盖大中小学教师的师德建设制度体系。2013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2014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2018年11月,教育部印发了新时代高校、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从国家层面构建起了规范教师职业行为与指导师德师风建设整体工作相结合的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制度体系。2019年11月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第一次对全社会尊师重教提出要求,从提高教师地位、保护教师权利、加强尊师教育、鼓励社会参与等方面提出系统举措,为教师营造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的良好环境。覆盖大中小学完整的师德建设制度体系,教育、宣传、考核、监督、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逐步完善。
  近年来,国家先后授予优秀人民教师段江华、李保国、刘芳、黄大年、曲建武、钟扬、张玉滚、陈立群、卢永根、朱有勇、张桂梅等“时代楷模”称号,他们是全国教师的楷模,也是千千万万好教师的缩影……
  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以优秀稳定的教师队伍助力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乡村教师队伍是乡村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残疾儿童少年享有适合教育的直接依靠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岗计划”规模不断扩大,中央财政累计投入779亿元,为中西部地区乡村学校补充103万名教师,覆盖中西部地区22个省份的1000多个县、3万多所学校。
  从2015年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开始,到2016年《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2017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等政策陆续出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和后续“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等诸多政策,都强调了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教师在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实现城乡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2021年,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启动实施,每年将为脱贫县及中西部陆地边境县中小学校培养1万名左右师范生。
  如何让乡村教师安居乐业,各地都在积极探索经验。河南实行“一补两贴两房”政策,“一补”指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提标扩面”,“两贴”指提高班主任津贴标准、设立地方教龄津贴,“两房”就是建设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和家庭优惠住房。海南推进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和安居型住房建设,确保基层教师“买得起、住得好”,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任教、安心从教。贵州、湖南、广西、四川、云南、新疆等省(自治区),积极建设公租房面向乡村教师供应,为稳定乡村教师队伍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有26万名乡村教师、36万名青年教师通过公租房保障解决了住房困难问题,让教师们能够安居乐业、安心教学。
  优秀而稳定的乡村教师队伍,让学生们远方有灯、脚下有路、眼前有光,在山沟沟里也能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看到美好的未来,为国家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贡献了教育力量。
   尊师重教、良性竞争、均衡发展教师获得感不断增加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流转。从偏远海岛,到大山深处,只要有学生的地方,就有老师的耕耘和知识的传承,他们用敬业和奉献站稳讲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2021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加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教师定向培养和精准培训,深入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要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推动形成优秀人才竞相从教、广大教师尽展其才、好老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
  在今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中,我们看到美好的未来:到2025年,建成一批国家师范教育基地,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经验,培养一批硕士层次中小学教师和教育领军人才;到2035年,构建开放、协同、联动的高水平教师教育体系,建立完善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教师数量和质量基本满足基础教育发展需求,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明显提升,尊师重教蔚然成风。
  这些年,教师们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督促各地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的政策要求;完善中小学教师收入分配激励机制,绩效工资发放向班主任和特殊教育教师倾斜;推进高等学校教师薪酬制度改革,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深化教师职称和岗位制度改革;推动中小学教师减负改革,为教师营造潜心教书、静心育人的良好环境;激励“优者从教”,保障“教者从优”,在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
  “迎接党的二十大,培根铸魂育新人”,站在新起点,迈向新征程,广大教师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踔厉奋发、勇毅前进。
  (本报记者杨乐综合)

报社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 710003 陕西教育报刊 版权所有 陕ICP备08105011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