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教学研究,一线教师成长为卓越教师的“捷径”
□张勇杰
  随着教育的发展,“强师兴教”“兴研强师”愈来愈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2022年国家“强师计划”出台,新时代“四有好老师”要求教师终身学习、研究修炼走向卓越。此外,教师队伍新老更替和教育对象的变迁流动、个性差异,也需要教学研究持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卓越教师队伍。
  北京大学教授钱立群先生在《真正的教师有三个标准》一文中提到:“真正的教师有三个标准: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喜欢读书,有自己的思考。”“‘真正的教师’,是有教育理想、良知,具有实验精神的老师。”“中国教育改革,首先是要给一线老师更多的自主权,真正的教师正在通过静悄悄的教育变革改变课堂。”笔者浅见,教师“有教育理想”就是有专业成长、做卓越教师的意愿追求;“喜欢读书”就是终身学习;“有自己的思考”“具有实验精神”就是要教学研究,以静悄悄的教学研究变革课堂,提升自己。凡事要进步,必须研究,而研究要有效果,则必须完美组织、积极投入。作为一线教师走卓越教师发展之路,教学研究是最易操作、最为长远的成长投资。
   教师对教研的认同
  教师不仅是教研活动的主体,而且是教研成效的转化者,教研活动中所倡导的先进理念与好的教学方式,只有转化为教师的思想和行动才能取得实效。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系统视域的有效教学研究活动,首先要激活教师认同感。只有唤醒教师对自我教学能力、专业素养及对资源环境等有用或有价值的条件因素的理性判断和评估,唤醒自我提升的内需动能,才能得到教师对教研活动价值的认同。作为教学研究主体的教师则必须带着思考主动参与,教研活动才有效果,教师才有收获。只要教师有教育理想,教研就有力量,教研强师就有希望。因此,学校、教研部门、区域骨干教师团队要积极营造教研强师、教研提质、教研兴校的浓厚氛围,搭建专家引领、骨干带路、项目教研推进等平台,唤醒教师教学研究认同感,形成教研正气浓风。
  教研的样态途径
  不同教研样态中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情境与互动情境具有差异性,在不同促进者的作用下呈现出独特的学习路径。目前教研活动的基本模式是以校本探索、校际联合、专家引领为主导的三种样态。研究发现有助于深入理解新手教师学习发生的情境特征,为优化校本、区域、跨界的教师专业发展活动,增强学习活动、促进者、新手教师之间的匹配性,激发教师个体学习潜能提供了实证研究基础。朱梦华以上观点虽是针对新手教师成长的研究,但教研样态、教研活动与参与教师“匹配性”“认同感”的契合程度对所有教师提升教育教学水平,走向卓越的助推效果是相通的。课例研究则是一线教师的教研常态。赣南师范学院的王从华教授的《跨界课例研究: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情景化路径》充分肯定“抱团式”课例教研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那么,在“双减”“课后服务”“信息化”背景下,如何使一线教师在完成教书育人工作的同时有效教研、走向卓越呢?笔者陋见,可通过教师自研和组织集体教研两方面协同推进。
  多维组织多元形式
  统筹谋划主题时间。一是统筹安排、确保时间。尝试微调、优化教研时间,全校全区大教研、学科小组小教研错时穿插;优化课程微调、保障时间,确保教师人人积极参与教研活动。二是明确研究问题、主题,增强教研针对性。全面调研,分类梳理,形成本校教育教学主要问题,明确是教学理念问题,还是方法策略问题;是教材解读目标选定,还是分析学情、资源整合等,分类分层形成问题清单,以主题项目式分解研究。针对研究问题拟定是专家引领、课例研讨或是专题培训,是校本教研、校际联动,还是跨区域互动,确定形式、时间。
  教研实施注重实效。一是线上教研、公益推荐。随着信息化发展、疫情等因素,组织线上教研,或推荐组织公益研培项目学习已成为趋势。二是适时“请进来”示范教研、专题培训,转变理念、开阔视野。三是适时“走出去”交流锻炼、针对培优。针对区域、学校骨干苗子,在本校本区域培养基础上,需要跨区域“长途拉练”,这是教师提升蜕变的有效措施。四是扎根本地,引领“育苗”。常态化周教研,要主题分明,稳步推进;骨干引领专题教研,要推动教师全员、全心参与、人人思考,从研究中培育苗子,建构梯队。
   认同教研自觉研修
  教师既要“博学”,又要“精深”。只有渊博的学识自然不能算作优秀卓越的教师,还需明教育之道、懂得教学之法,修成崇高理想、高尚品质。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坚持教学与研究,在“研”中丰厚教之“术”,把教学认知转化为教学行动的智慧和能力;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向上心态和意志,统筹工作与研修。
  积极开展自研。一要用好班内时间,研究性教学。准确领会教材、课标要求、课程理念,全力备课、尽心上课、及时反思。二要抓住教育教学现象,自觉记录。对于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现象、灵感妙法,及时自觉反思、及时撰写记录。带着思考教学,厚积薄发,积攒经验。三要业余探寻理论妙法,主动阅读积淀。依据教育理想追求,结合教学所需,坚持阅读吸收名家思想,不断丰厚理论背景,拓宽专业视野;挤时间参与培训转变理念、开启心智。追求学科教学“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课程教学有理论指导,方能创新突破。四要专业书写,积攒智慧。基于教学专业反思及时书写,将思考定格,形成习惯,收获成长。
  自觉参与研修。用心组织教研、多元教研方式、海量研修资源,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有效、起作用才是目的。教师对教研具有认同感,能够带着思考主动参与、自觉思考,思想碰撞吸收营养方可促进专业发展。教研活动的主持者或策划者只是组织者、引导者,而作为主体的教师则必须处于主动的、积极的状态,方可解决问题、成就卓越教师。
  总之,教学研究活动内容宽泛、随处存在:教科研类教研活动,能开拓学术理论视野;聚焦课堂类项目教研,能提升实践素养;专业技能提升类教研活动,能铸就卓越品质。专家引领、同伴互助、科学激励相结合;线上线下、校本研修、区域联动、个体自研、团队共研相交替的多维教学研究须方向明确,形式多元,夯实过程,教师积极主动、持之以恒,方能奠定卓越教师发展之路。

报社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 710003 陕西教育报刊 版权所有 陕ICP备08105011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