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将教师队伍建设推向深入
□刘 帅
  近日,陕西省70名教师被取消优秀教师称号的消息震动了教育系统。其中竟有2名“教学名师”,8名“学科带头人”,54名“教学能手”,处罚力度空前。此外,4人被取消“教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资格,2人被取消“学科带头人工作坊主持人”资格。一时坊间议论纷纷,有同情被处罚教师的,有认为处罚不合理的,有为处罚暗中点赞的……莫衷一是。而笔者以为,对于优秀教师无序流动,有关部门“事不避难,义不逃责”,主动施政,这正是落实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所要求的——以问题为导向,以人民为中心,严管就是厚爱的思想作风在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中的体现。
  无序流动是对当前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目标的背离。
  一些教师在骨干教师培养中,收割红利然后悄然离去,留下一地鸡毛,自己踏上了人生的快车道,留给当地教育部门的却是投入大量资源后人去楼空的师资更加紧张的局面。一些乡村学校的校长甚至笑谈,别给他们教学评比的名额,一评上人就走了。
  无序流动是对教师初心使命、师德师风的背离。
  这些被处罚的教师,无不是教学优秀、能力出众的教师,有很多已经走上了管理岗位。人心走了,要留也留不住,但至少要有反哺当地区县教育3年的义务。如果连这点都做不到,何谈“四有”好教师?
  这些教师要反思一下:这个处罚重吗?仅仅只是取消称号和相应待遇,这个处罚依据的标准过分吗?只是要求获得相应称号的教师服从组织管理,在当地区县服务满三年。
  教育工作者要认识到,对无序流动教师的宽纵,就是对那些迎难而上不忘初心,在薄弱校薄弱地区长期奉献而缺少晋升机会教师的不公,就是对落实党和国家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政策的不作为。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反复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问题为导向,以人民为中心,严管才是厚爱。面对教师无序流动给县城中小学和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带来的冲击,面对教师无序流动给县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带来的阵痛,有关教育部门必须拿出有效举措,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作风,以问题为导向,狠抓教师队伍建设中的师德师风问题。本次举措体现了陕西省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评价导向与努力。
  作为“三级三类”骨干体系建设的培养对象,这些优秀教师身上具有更大的责任。
  做“四有”好教师是他们的终身课题。服务好时代,服务好区县教育工作是应有之义,不能只追求个人的局部利益,而忽视了称号与荣誉所带来的社会责任,时代责任,疏忽了党和国家人民的殷殷期望。
  “三级三类”骨干教师在关键的重大教育改革面前,如当前的“双减”“课堂革命陕西行动”“五育并举”“教育评价改革”等方面,能否经得起考验?能否冲锋在前?能否勇作排头兵?能否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能否主动发声,主动引领,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有关部门在规范引领方面要继续出台有力措施。
  如何使教师队伍为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助力赋能,如何让教师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同时,激发活力,获得更好发展,这是时代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共同
  求实论坛的任务。

报社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 710003 陕西教育报刊 版权所有 陕ICP备08105011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