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陕西高校新增备案审批的新专业有哪些?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陕西今年新增了46个备案本科专业和4个审批本科专业。日前,记者采访了部分高校负责人,就新增的备案、审批专业进行了详细了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农业智能装备工程
  智慧林业智慧水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增备案的本科专业是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新增审批的专业是智慧林业、智慧水利,这是教育部首次批准在高校设立这两个专业。
  据了解,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近年来聚焦粮食安全、生态文明、人类健康和乡村振兴四大学科使命,积极推进专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布局建设新兴交叉和引领未来农业发展的学科专业,形成了以智慧农业、智慧林业、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智慧水利和农业智能装备工程等5个“智慧+”专业为核心的“智慧农业专业集群”,大力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助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李景星介绍说,智慧水利立足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服务新时代国家水安全和乡村振兴战略,是学校保障国家食物安全、水安全和助力农业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智慧林业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和林业信息化发展需要,践行学校维护生态文明建设的学科使命。农业智能装备工程专业是学校深化以信息科技、工程科技改造和提升传统优势特色学科的实践,对推进新工科建设和新农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该校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推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统筹专业集群平台课程建设,共建共享优质教学资源,优化教学组织模式,做大做强“智慧农业专业集群”,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实现专业培养与产业需求的有效对接。
  陕西理工大学:
  人工智能
  陕西理工大学新增备案的本科专业是人工智能。据介绍,人工智能是融合了数学、计算机科学、脑神经学和社会科学的前沿综合性学科,其目标是希望机器拥有人一样的智力,可以模仿、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使机器实现人一样的感知和学习、思考和推理以及决策和行动。
  在专业优势方面,陕西理工大学依托计算机、数学、统计学等强势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优势,重点围绕人工智能基础理论、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等方面,突出人工智能技术与机器视觉、智能机器人、生物信息学等方面的交叉与融合。“我校拥有电子信息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统计学等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同时拥有数学与计算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陕西省工业和自动化重点实验室及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中心、智能信息处理研究所、计算机应用研究所等省校级教学科研平台,为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创造了良好条件。”该校有关负责人说。
  据悉,人工智能是多学科交叉形成的综合性学科,就业范围非常广泛,不仅可从事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研究、设计、开发等工作,还可从事智能城市、智能金融、智能物联、智能教育等领域的管理工作,并可继续攻读智能科学及相关和交叉学科的硕士学位。
  西安科技大学: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西安科技大学新增备案的本科专业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驱动下,研究和发展新能源,是推动能源革命、优化能源结构、带动产业升级、保障能源安全的重大需求。”该校招办招生科负责人介绍说,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矿业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及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兴学科,“该专业主要研究非常规油气、地热能、CO2封存与利用、储能、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形式,研究内容涉及新能源开发、转化、存储、利用及输运过程的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及工程学相关问题。”
  记者获悉,西安科技大学拥有西部富油煤绿色低碳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国家能源煤炭分质清洁转化重点实验室、煤炭绿色安全高效开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西部矿井开采及灾害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煤炭工业采矿工程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与省部级平台,在新能源领域具有较强的研究基础和学术水平,且与加拿大劳伦森大学、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中国香港科技大学、德国弗莱贝格工业大学以及英国剑桥大学等国际学术机构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
  据介绍,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为导向,面向国内外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需求,主要培养非常规油气、地热能、CO2封存与利用、储能、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体系生产、转化、储存、利用的复合型人才。“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可在新能源和节能减排领域的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新能源等相关领域的技术研发、设备制造、检修与维护、集控运行、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学校、科研院所等单位进行相关方面的教学、工程设计等工作。”该负责人说。
  西安文理学院:
  养老服务管理
  西安文理学院新增备案的本科专业是养老服务管理,是西北地区首个成功获批养老服务本科专业的高校,2022年9月开始招生。
  “根据老龄委统计,我国养老服务管理人才缺口达900万人,而每年相关专业毕业生不足1万人,该专业人才市场供求缺口极大。”西安文理学院副教授马云超说,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提出:“积极增设养老服务相关本科专业……引导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开放大学、成人高校等加大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力度。”陕西省出台的《“十四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明确提出,将医养结合人才队伍建设分别纳入卫生健康和养老服务发展规划,实施医养结合骨干人才培养“万人计划”。2021年西安市印发的《西安市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也提出,到2022年,3-5所市属大中专(技工)院校开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并开始招生。”
  “西安文理学院坚持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城市大学办学定位,面对人口老龄化的现实,整合资源、凝心聚力,申报成功并积极谋划养老服务管理专业建设。”马云超介绍说,作为教育部特设专业,养老服务管理专业依托养老服务产业良好发展前景,培养掌握养老机构运营管理、老年护理、老年心理、养生保健、老年病预防等养老服务管理知识,具有人文情怀、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能够满足国内外公办养老机构、民办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单位、养老产业等相关机构要求,适应行业新趋势、养老新模式、老年人新需求的养老服务管理中高端应用型人才。
   咸阳师范学院:
  文物与博物馆学
  咸阳师范学院新增备案的本科专业是文物与博物馆学。据了解,该专业主要培养熟练掌握文物鉴赏及研究和文博事业管理的基本能力,能够胜任政府文物管理和研究机构、各类博物馆和陈列展览单位、考古部门、文物与艺术品专营单位、海关、新闻出版、教育等单位从事文物与博物馆管理、研究工作的博物馆学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据介绍,咸阳师范学院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已形成“1234”的发展格局:“1个中心”——关中古代陵寝文化研究中心,是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科研团队”——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优势扶持学科建设项目“历史地理学科研团队”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庆柱教授为首席科学家的“社科名家工作室科研团队”;“3个专业”——历史学、文化产业管理、地理信息科学三个相关专业作为支撑专业;“4个支撑点”——咸阳师范学院考古研究所、功能高分子与文物保护研究所、咸阳师范学院博物馆、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会刊《秦汉研究》。
  “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带头人肖健一教授拥有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发掘领队资质,是考古发掘、遗址调查、文物修复等方面领军人才。”咸阳师范学院王永飞介绍说,该专业还与地方文博事业单位签订了协同育人创新实验区战略合作协议,聘请了行业专家15人,现有实践基地12个,形成了校地企合作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方向有文物保护与修复、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王永飞说,该专业就业去向包括政府文物管理和研究机构、各类博物馆和陈列展览单位、考古部门、文物与艺术品经营单位、教育单位、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可以从事研究、保护、管理、策划、宣传、咨询等方面的工作,文博专业就业面宽,前景光明。”(孙永涛)

报社地址:西安市药王洞155号 邮编 710003 陕西教育报刊 版权所有 陕ICP备08105011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