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纪念歌》的词作者冯文彬
“五四是我们中国的青年节,纪念五四,发扬五四救国的精神……为了国家民族,为了自由幸福,加紧我们的工作。奋起前进冲锋!”《五四纪念歌》由共青团早期领导人之一的冯文彬作词,原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吕骥作曲,于1939年4月底创作于延安。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五四纪念歌》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广泛流传。
1936年5月的一天,26岁的冯文彬在东征的途中接到中央决定他担任团中央书记的调令。当他接手这项工作时意识到,国际、国内的局势和全国抗日救亡的任务都要求中国千百万愿意抗日救国的青年,参加到中共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来,共青团的工作面临着必须根本改造的局面。
根据共产国际七大精神,1935年9月,青年共产国际举行六大,决定建立全世界青年的反法西斯主义统一战线,号召全世界青年为民主、自由、和平而斗争。大会通过的《青年统一战线的任务》决议案指出:“为谋劳动青年事业的胜利,青年就绝对须要统一在真正群众的、非党的青年团中,这种青年团不仅要包括共产主义青年,而且要包括社会主义的、以及无党派的、民族革命派的、和平主义的、信教的和其他的青年。”1935年11月1日,党中央发布了《关于青年工作的决定》,决定把先进青年的共产主义组织,即共青团改造成为广大青年群众的抗日救国组织。
1936年11月1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团中央的主要负责人召开会议研究青年团改造的问题。冯文彬在会上谈了改造共青团及今后青年工作方针的意见:彻底改造团的狭隘的工作作风和方式,变团的性质为广大青年群众的组织;改组白区团组织,团员分布到一切青年群众组织之中,名称不必统一,争取公开;苏区和红军中团的名称可不改变,但组织与性质应改变;在青年群众组织设立党团,在党内设青年部。会议结束后,发布了由冯文彬负责起草、张闻天修改定稿的《中共中央关于青年工作的决定》。决定中提出:“为广泛地把广大青年团结和组织起来,决定提出根本改造共青团,使它变为广大群众的非党的青年组织形式,吸收广大青年参加抗日救国的民族统一战线。”
为使各级党、团组织在贯彻党中央决定中统一认识,消除疑虑和抵触情绪,冯文彬先后撰写了《使青年运动成为一个巨大的力量》《关于改造团的几个问题》两篇文章,论述了共青团改造的目的、意义,以及建立新的青年组织的性质、形式、工作方法,回答了各种疑问和改造过程中有关的具体问题。
1937年初,党中央正式决定取消共青团,改建青年救国会。同年4月12日至17日,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冯文彬任主任,黄华任组织部长,胡乔木任宣传部长。它是一个广泛的青年群众组织,实际上担负着影响和带动全国青年运动的重任。在酝酿成立这个组织时,冯文彬他们曾想命名为“全国青年救国联合会”,受当时环境所迫,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青年团体很难以公开形式统一。毛泽东同志从统一战线的角度考虑,提出用“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的名称。
为吸收广大青年参加抗日救国的民族统一战线,培养青年积极分子,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在陕西泾阳安吴堡开办了战时青年干部学校,简称“安吴青训班”,是教育青年、组织青年、动员青年参加抗战的重要阵地,被誉为“青运史上的丰碑,抗日青年的熔炉”。1938年春,抗日军政大学、鲁迅艺术文学院、安吴青训班等各校在西安七贤庄七号院设立了联合招生委员会,冯文彬作为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的主任、中共中央青年部部长以及安吴青训班的主任,经常在西安七贤庄组织开展西安等地的青年工作。
1939年3月,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提议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得到了中共中央批准。此后,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组织了多场纪念五四运动二十周年的集会。一时,各个根据地掀起了纪念五四运动的浪潮。许多纪念五四运动、与青年相关的文章纷纷发表,其中包括毛泽东的《青年运动的方向》、艾思奇的《五四文化运动的特点》、冯文彬的《中国青年的当前任务》,等等。1949年12月23日,中国人民政务院正式规定: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
一直到1952年,冯文彬担负青年工作领导职务前后长达16年。他历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党中央青年部长,西北青年抗日救国联合会主任,中共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书记、书记,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书记。这16年正是他从26岁到42岁最富于活力的年华。他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很好地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为党领导的中国青年运动作出了重要贡献。
1936年5月的一天,26岁的冯文彬在东征的途中接到中央决定他担任团中央书记的调令。当他接手这项工作时意识到,国际、国内的局势和全国抗日救亡的任务都要求中国千百万愿意抗日救国的青年,参加到中共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来,共青团的工作面临着必须根本改造的局面。
根据共产国际七大精神,1935年9月,青年共产国际举行六大,决定建立全世界青年的反法西斯主义统一战线,号召全世界青年为民主、自由、和平而斗争。大会通过的《青年统一战线的任务》决议案指出:“为谋劳动青年事业的胜利,青年就绝对须要统一在真正群众的、非党的青年团中,这种青年团不仅要包括共产主义青年,而且要包括社会主义的、以及无党派的、民族革命派的、和平主义的、信教的和其他的青年。”1935年11月1日,党中央发布了《关于青年工作的决定》,决定把先进青年的共产主义组织,即共青团改造成为广大青年群众的抗日救国组织。
1936年11月1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团中央的主要负责人召开会议研究青年团改造的问题。冯文彬在会上谈了改造共青团及今后青年工作方针的意见:彻底改造团的狭隘的工作作风和方式,变团的性质为广大青年群众的组织;改组白区团组织,团员分布到一切青年群众组织之中,名称不必统一,争取公开;苏区和红军中团的名称可不改变,但组织与性质应改变;在青年群众组织设立党团,在党内设青年部。会议结束后,发布了由冯文彬负责起草、张闻天修改定稿的《中共中央关于青年工作的决定》。决定中提出:“为广泛地把广大青年团结和组织起来,决定提出根本改造共青团,使它变为广大群众的非党的青年组织形式,吸收广大青年参加抗日救国的民族统一战线。”
为使各级党、团组织在贯彻党中央决定中统一认识,消除疑虑和抵触情绪,冯文彬先后撰写了《使青年运动成为一个巨大的力量》《关于改造团的几个问题》两篇文章,论述了共青团改造的目的、意义,以及建立新的青年组织的性质、形式、工作方法,回答了各种疑问和改造过程中有关的具体问题。
1937年初,党中央正式决定取消共青团,改建青年救国会。同年4月12日至17日,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冯文彬任主任,黄华任组织部长,胡乔木任宣传部长。它是一个广泛的青年群众组织,实际上担负着影响和带动全国青年运动的重任。在酝酿成立这个组织时,冯文彬他们曾想命名为“全国青年救国联合会”,受当时环境所迫,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青年团体很难以公开形式统一。毛泽东同志从统一战线的角度考虑,提出用“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的名称。
为吸收广大青年参加抗日救国的民族统一战线,培养青年积极分子,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在陕西泾阳安吴堡开办了战时青年干部学校,简称“安吴青训班”,是教育青年、组织青年、动员青年参加抗战的重要阵地,被誉为“青运史上的丰碑,抗日青年的熔炉”。1938年春,抗日军政大学、鲁迅艺术文学院、安吴青训班等各校在西安七贤庄七号院设立了联合招生委员会,冯文彬作为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的主任、中共中央青年部部长以及安吴青训班的主任,经常在西安七贤庄组织开展西安等地的青年工作。
1939年3月,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提议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得到了中共中央批准。此后,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组织了多场纪念五四运动二十周年的集会。一时,各个根据地掀起了纪念五四运动的浪潮。许多纪念五四运动、与青年相关的文章纷纷发表,其中包括毛泽东的《青年运动的方向》、艾思奇的《五四文化运动的特点》、冯文彬的《中国青年的当前任务》,等等。1949年12月23日,中国人民政务院正式规定: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
一直到1952年,冯文彬担负青年工作领导职务前后长达16年。他历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党中央青年部长,西北青年抗日救国联合会主任,中共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书记、书记,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书记。这16年正是他从26岁到42岁最富于活力的年华。他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很好地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为党领导的中国青年运动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