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4版
本期发布:
体教融合: 给孩子不一样的人生起点
□张兆红
  体教融合相对于幼儿园来讲时间上相对宽松,但如何切实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把每天不少于两个半小时的户外活动落实到强身健体的运动中来,就不那么简单了。2017年,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实验幼儿园抓住“体育项目进校园”的机遇,使“幼儿基本体操基地”落户到园,并以此为契机,把“四大特色活动”(阅读启智慧、游戏促发展、实践长才干、运动强体魄)之一的“运动强体魄”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为让教师和家长对幼儿基本体操有足够的认知,我们召开了由保教园长带领的骨干团队和班主任参加的基本体操可行性分析研讨会,通过激烈讨论最终一致认为,幼儿基本体操的站、立、走、跑、跳等要求,对塑造幼儿身体形态、习惯养成、智力发展等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认知到位后,各班及时召开家长会,对幼儿基本体操训练和发展的意义以及组建基本体操队的预备方案做了详细说明,家长反响积极热烈。
  组建强有力的教练团队。选出综合能力较强的教练团队,借助“体育项目进校园”与渭南市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结对,聘请体校基本体操专业教练开展“每周一课”,对我园教练员进行指导培训。建立由后勤园长带领的基本体操后勤保障团队,投入一定量资金,提供日常训练与外出训练、参赛的生活物资、交通工具、住宿等保障。通过每日的晨间活动、早操、户外活动、舞蹈动作等,由班级初选出综合能力较强的幼儿,再由教练员通过体能循环、动作协调训练筛选幼儿基本体操运动员,成立“星之梦”体操队。
  训练的过程对教练员和队员都是极大的考验,教练员不但要做好系列训练计划,更重要的是要协调好自己班和体操队幼儿的一日常规活动,不因训练懈怠自己班级的工作,更不因训练缩减幼儿日常五大领域(社会、语言、艺术、科学、健康)游戏化课程。“星之梦”体操队多是占用“两头”时间——早上提前半小时到,下午迟走一个小时进行训练,比赛前夕周末不间断训练。
  我们按照“精选材、重基地、细加工、出尖子、多输送”的目标,不断创新,把幼儿基本体操的理念传递给每一个幼儿、每一个家庭,让更多的孩子感受到竞技体育的魅力,从而关注体育、热爱体育、参与体育,走上强身健体,体教融合的道路。“星之梦”体操队先后获得“渭南市第十三届运动会幼儿基本体操比赛”花球操第一名等荣誉。
  成绩就是动力。实验幼儿园为了更好地落实“体育项目进校园”,做到体教融合,教师们在早操和户外活动方面进行不断学习研讨和实践操作,由体操教练员为主导编排出大、中、小不同年龄段的三套课间操和户外体能循环(课题已申报陕西省教育厅并顺利结题),在县域内园长观摩会上多次展示,从而推广到全县各所幼儿园。我们着手在“亲子运动会”上,研发适合幼儿园各年龄段孩子的竞技项目,以促进幼儿对体育运动的认知和热爱,增强强身健体效果,最终让体教融合给孩子一个不一样的人生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