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1版
本期发布:
新学期教师个人教学计划怎样制订?
□白守双
  新学期伊始,教师写好个人教学计划,对于完成好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有着重要的作用。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做好充分准备,才能胸有成竹,游刃有余,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为此,新学期之初,教师都要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新学期教学计划应该怎样制订?积40年教学教研之经验,我以为,教师制订个人教学计划大体分五步:
  第一步,学习课标,依标施教。通览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本年级的教学要求。譬如,初中语文教学的基础知识“随文学习”怎么理解,“淡化层次教学”应该怎样把握,义务教育阶段阅读教学总目标三个学段“学会用”“用”“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又应该怎么样去驾驭,我们必须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否则,不是教深了就是教浅了,费力不讨好。
  第二步,分析学情,对症下药。了解学生,对其学习状况进行具体分析。教学要做到有的放矢,就需要了解上学期教学计划完成的如何,各项基本功在整体上达到了什么水平,了解各类学生的学习态度如何,在学习上有什么困难,了解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障碍生等各占多少比例,哪些学生正在发展变化,变化的因素是什么,幅度有多大等,以便针对上述情况制订本年级教学要求的具体措施。
  第三步,通读教材,烂熟于心。通过潜心研究教材,全面掌握教学内容。“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材是载体,教材是师生对话的话题,教材是文化的中介,教材是进行知识传授、能力训练、思想教育的凭借。教师只有了解本册教材思想内容、知识范畴、编排特点、编者意图,以及各单元章节之间的关系,才能清楚地认识本册教材所承担的具体教学任务,明确单元课文章节在全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落实“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三点”(重点、难点、考点),才不是浮在水面上,通过教学达到本学期教学目标的要求,力求多样化并显示阶段性。
  第四步,把握标准,规范计划。编制学期授课计划,必须要坚持以下三条标准:一是教学要求要明确、具体,切实可行,最好数字化。依据课程标准提出的年级要求,从教材内容和特点出发,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课程标准要“校本化”,所教教材要“班本化”,制订出本学期学生在各项基本功方面达到的标准。二是计划的各项内容要相互联系、相互配合,形成一个整体,具体来讲,编制授课计划时,要根据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不但要考虑基本功先训练什么,后训练什么,还要考虑它是在什么起点上训练的,在什么时候、用什么形式复习、巩固,在什么地方运用,使之联系紧密;不但要考虑课堂教学的45分钟安排,还要考虑课外活动内容、形式,使之配合得当。三是教学进度安排要合理。既要均匀安排,防止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又要突出重点和难点;既要留出一定的机动时间,又不要留过多的时间搞集中突击复习。
  第五步,措施到位,确保成效。计划已经订出,措施应该跟上。提出实施教学计划的具体措施。“学”字领先,“研”字当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认真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善于借鉴他人的先进做法,勇于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以促进教学计划的落实。
  教师的个人教学计划,不是可有可无,各个学校一定要抓好这项工作,这是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一环,要用制度加以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