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峰
2022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将在6月下旬举行,面对一百天左右的时间,如何开展中考复习,提高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笔者近日参加县教研室组织的教学视导活动,根据听课评课及与部分九年级任课老师座谈交流,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夯实基础上好课
虽然时间紧,复习任务重,但课本知识是我们各学科的根本,一定要回归课本,紧扣基础。无论是上新课还是复习课,都要将学习任务完成、消化、吸收在课堂上。以语文学科为例,九年级下册课本涉及戏剧的学习,作为四大文学体裁之一,不能为节约时间而不读不品,大概讲讲就草草结束。只有在课堂上细细地读,深深地品,才能理解戏剧的文体特征,感受戏剧之美,感受传统文化之美。学习戏剧等文学作品,要让学生在品读中产生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内涵,对作品中屈原呼唤风雷电的感人情境,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只有落实基础上好课,才能厚积薄发,取胜中考。再者,陕西省中考已取消了《考试说明》,已无考点可循,因此课本就是根本。课文中重点字词的音形义、课下注释、课后题等,凡是课本中出现的知识都要系统归纳、重点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是课堂教学的唯一标准,要对照课标,有的放矢。
关注变化练能力
首先,要关注历年真题变化明方向。九年级任课教师要对近三年或近五年的中考真题了然于胸,通过做真题、研究真题,寻找复习备考的方向。2020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中古诗鉴赏考到了八年级下册《关雎》,这就更加印证了课本内容的重要性,2021年中考降低难度,回归课本是考查的趋势。其次,要关注教材变化练方法。统编版教材虽然已经使用了一轮,但对教材“双线组元”“三位一体”等新理念依然是复习备考关注的重点。统编版教材特别重视语文要素的学习和渗透,复习备考中也要训练学生对词性、短语、句子等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还要对改写、扩写、缩写、仿写等语文基本技能进行针对性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最后,要关注时事热点变化练思维。2021年“两会”、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疫情防控等时事热点话题,让学生多看多说多写,紧紧把握时代脉搏,拓展思维空间,培养思辨性思维,提升和发展思维能力。
提升素养育好人
近几年中考已经由考查知识、能力向考查学科素养、综合素养转型,并且始终贯彻的是立德树人的考查目标。后期复习备考,首先要目中有人。越到爬坡吃紧的时候,学生各方面的压力也会更大,心理变化迅速。后期复习备考不能只盯分数,更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真正做到启智润心。其次要心中有国。陕西语文学业水平考试检测目的是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选拔具有家国情怀等优秀品质的合格人才。据此,今年的试题对家国意识的渗透,对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考查必不可少。要在复习备考中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和家国情怀,真正做到培根铸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