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4版
本期发布:
转变学习评价方式的六条路径
□蔡玉蓉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方案要求要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方案对新时代学校评价改革提出了新要求。自建校以来,陕西省宝鸡高新第一小学一直坚持“文化育人、活动育人”的教育理念,不断探索多元评价、过程性评价新路径。在11年的工作实践中,逐步总结出了可持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成长动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形成的大爱教育——自主激励式评价体系,形成了多元化、体系化评价新路径。
  路径一:闯关游戏保护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保护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作为学校和老师应该想方设法为刚刚入学的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成长氛围,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感受学习的快乐。除了在课堂上设计开展游戏式活动教学外,在对一年级学生学习成果评价的过程中应尽量减少笔试等呆板的考试评价方式,多采用闯关游戏、过关打卡等过程性多元评价方式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期中、期末考试可给孩子们设计闯关游戏活动,印制闯关游戏卡,把孩子们从教室带入操场,让他们通过闯识字关、朗诵关、计算关、即兴表演关、跳绳运动关等孩子们喜闻乐见的闯关游戏活动,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综合素养进行现场评价,每闯一关,老师可给孩子们的闯关卡上盖上精心设计的过关红印章,让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闯关游戏中感受学习的美好和喜悦。闯关游戏过关打卡评价让孩子不再惧怕考试,多维展示给孩子搭建了更加自信的成长舞台,为其长远发展,全面成长奠定了基础。
   路径二:能力测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一是改变评价内容。变期中、期末考试、月考为每月学习能力大展示活动,变词语听写为趣味字典创编,变文章缩写为民间故事小人书制作,变家乡特产介绍为特产拍卖会……让孩子们在相互测评、创编、展示、汇报中激发学习兴趣,提升综合素养。二是改变评价方式。让传统单一的评价方式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展示、相互测查、相互朗诵展演等多维评价方式,激发每一个孩子成长的内驱力,让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体验展示活动中对知识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增进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团结协作的素养。
  路径三:读书晋级激发学生阅读欲望。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成长史。如何通过体系化评价促使学生从小养成每天坚持阅读的好习惯显得尤为重要。我校制定了读书晋级评价制度,学生通过坚持阅读,在“争”绿卡、铜卡、银卡、金卡……系列活动中养成了每天坚持阅读的好习惯。
   路径四:写字评价规范学生书写习惯。规范书写是学生小学阶段最需要养成的重要习惯和关键能力,这个习惯的养成将对学生的长远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作为学校和家长不容忽视。如何促使学生从小养成规范书写的良好习惯?我认为,学校应该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化、过程化写字评价方案,让孩子们在一学期两次的写字过关比赛中体验到写好中国字的乐趣。学校可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和要求制定写字标准,并由学生亲自将完成作品张贴到学校最显眼的地方,让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学生明确书写目标,并在不断的练习和等级过关比赛中从小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路径五:学科活动开阔学生学习视野。学科活动是展示学生学科素养和学习能力最重要的方式,也是催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仅凭一张考卷是无法达到的。教师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和潜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和关键能力的提升。如低年级学生可通过“动物王国开大会”“拼图游戏”“图案里的寓言故事”等学科活动让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学习生字,学习讲故事,学习简单的图形知识;中高年级在“学霸秘籍”“民间故事小人书创编”“走进春节民俗”“动手测周长”“图形巧设计”“彩泥火锅制作”“科技小制作”“才艺大展示”等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中得到全面培养。通过我读、我绘、我画、我演、我展等多维评价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路径六:个性化评语激发学生成长内驱力。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老师们可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采用特色化、趣味化、个性化的评价语激励、评价学生,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成长感受,激发学生的内驱力。教师可根据学生特点采用藏头诗、文言文、律诗、现代诗等方式进行评价,这样既达到了评价激励学生的目的,也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智慧。相信学生读到老师针对自己独一无二的评价语时,一定会无比开心,学生成长的内驱力定会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
  总之,改革学校评价方式应该成为“十四五”时期学校评价改革工作的核心内容,针对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不断探索多维度、体系化的评价方式是教育肩负的神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