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白板黑板结合, 打造智慧数学课堂
□李艳丽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数学学习活动。那么,怎样在教学中充分发挥白板对学生的导学作用,提高课堂效率呢?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布卢姆说:“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的确,兴趣是一切思维活动的源泉,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教学中白板的使用,能为学生营造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课堂,激发学习的热情,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切实提高了课堂效率。例如在教学“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时,教师先利用白板的“媒体播放”功能播放动画片“孙悟空的金箍棒法力无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随后导入“小数点的移动也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一内容,使学生在好奇与专注中开始新知识的学习。
  二、变抽象为形象,突破重点难点
  一个人的思维发展,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的。教学中白板的使用,能将抽象的知识图形化、具体化,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从而突破重点、分化难点,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先搜集了许多优美的图片,如西安钟楼、蝴蝶、枫叶、阴阳鱼、风车等,让学生仔细观察。很快,学生发现钟楼、蝴蝶和枫叶图片左右对折后会重合,而阴阳鱼和风车图片则不能。这时利用白板的“动画”功能,点击钟楼、蝴蝶和枫叶图片,左右两边沿折痕就会重合,而阴阳鱼和风车图片则不能。这样,学生在直观具体的操作中学习了知识,提升了学习的趣味性。
  三、设计多样练习,收获“高效”课堂
  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先认识理解,后掌握运用的过程,学生只有不断地在各种各样的练习中强化,才能培养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白板的使用,可以发挥其强大的库存、互动功能和图文并茂的优势,利用其及时、多样的评价功能,使学生在变式练习中收获成功的快乐。例如在练习“亿以内数的读、写法”时,教师课前做好准备,利用白板的“蒙层”“红包”功能,当学生回答出正确答案时,老师揭开“蒙层”、打开“红包”,并配以效果和音乐,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巩固知识、培养能力。
  四、综合各种功能,“智慧”辅助教学
  将白板的书写和绘画功能运用在数学学科,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评价。遮挡拉幕功能,可以根据学习进度,分批呈现资源,不仅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更能有效引导学生思维发展。照相和放大缩小功能,可以针对教学重点呈现,有利于发现问题。还有多种智能工具,教师不需要借助其他工具,用一支笔便可以画出专业的几何图形。
  虽然白板功能强大,但黑板也有其自身优势,我认为以下几种情况更适合在黑板上进行教学:一是几何学习中的一些绘图。在白板上绘图和学生在作业本上绘图还是有区别的,在黑板上绘图却和学生在作业本上绘图相似,有利于学生模仿学习。二是学生练习板演。板演能把学生的思维过程完整展示给班级所有学生。在白板上板演会有电子笔数量和不方便学生书写的限制。
  教学中教师对白板的合理运用,不仅能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激发,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还能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突破,帮助学生对重难点进行高效吸收,进而使教学效率提升。同时,发挥黑板、粉笔的传统功能,相信白板、黑板相得益彰,课堂一定会更加智慧高效。
  (作者单位:陕西省合阳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