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多维融合深入分析
—— 以STEAM 理念为基础的信息技术教学研究
  □贾仙莹
  在课程改革深入推进与素质教育全面普及的背景下,“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成为热议话题。由于信息技术教育是培养优质人才的关键一环,所以该课程在初中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有所提高。不过,大多数初中信息技术教师依旧在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不注重引领学生实践探究、自主创新,这必然不利于帮助学生提升信息技术水平。因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应当积极创新教育理念。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应用STEAM理念,让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实践之中,以此促使学生逐步形成出色的综合素养,这正是素质教育的一大要求。
  一、实现学科融合,增加课堂教学效率
  “跨学科学习”是STEAM理念的一大要求,这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包容性”是信息技术学科的一大特点,这也正是STEAM理念的要求。若想令STEAM理念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得到有效运用,教师应该积极贯彻落实该理念的要求,以此推动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以主题四任务二“制作动画场景”为例,首先,教师向学生讲授Flash动画的制作过程,并且帮助学生掌握设计动画场景的方法。其次,教师让学生去寻找语文教材中关于描写春天的文章,引导学生去想象“春意盎然”的场景。最后,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制作动画场景。通过以上方式,原本相对枯燥的随堂练习会变得更加生动、更加有趣,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此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练习,进而令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得到提升。由此可见,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将语文、美术等学科的知识有机融合到教学内容中,可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目的,进而令课堂教学的效率及质量得到提升。
  二、以点带面教学,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STEAM理念强调发展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以此促使学生逐步形成终身学习、自主学习的意识。因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尤为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可以从教学重点出发,以此为突破口引领学生深入分析、探究所学内容。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