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如何为学生“减负增效”成为所有语文教师的首要问题,而提高阅读教学效果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由于农村初中生的课堂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语言材料相脱节,加之课外阅读量少等问题导致了阅读能力较弱。
于漪说,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最为基本。确实,阅读教学可以检测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更重要的是,阅读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双减”政策实施后,为学生阅读提供了时间保障,也为教师提高阅读教学效果提出了更高要求。
学校应提供校内阅读空间
“双减”政策实施后,语文教师更加重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与课外阅读能力,并开始针对不同学生给予正确引导。学校应本着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原则,留出更多的课余时间,让学生阅读有益的课外书。应克服困难,按照要求和学生需要,配置一定数量的图书。因地制宜,开放图书室、阅览室,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培养阅读习惯。学校还可以定期开展课外阅读知识竞赛、分享读书心得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应发挥教育引导作用
语文教师应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阅读活动,帮助学生选择优秀的课外读物。班主任可以帮助开设班级阅览室、读书角,集体订阅报刊等。任课教师可以推荐相关学科的图书给学生,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学校可以建立丰富的阅读资源库,让学生在资源库中选择自己喜欢的读物或文章。
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看报的习惯。充分利用早读、课后服务等时间引导学生阅读。注重语文课本阅读,因为语文课本是传授语文知识、训练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载体,课外自读是课内阅读的补充,要让阅读从课内向课外延伸。鼓励学生充分阅读,以此帮助学生丰富社会阅历,成熟思想,提高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要组织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读名句、名言等;每天课外读书不少于一定的时间,持之以恒,既养成了良好习惯,又提高了自身修养。
要注重培养学生积累语文知识的习惯。可以通过增加课文中学生必须会读、会写、会用的词语数量的方式,指导学生不断收集词汇。要注重培养学生勤摘抄、勤做读书笔记的习惯。摘抄是阅读积累的一种有效方法,只要持之以恒,就会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阅读能力。虽然做读书笔记在开始有一定难度,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简单的做起,如写批注、评价、心得等。一定要让学生意识到做读书笔记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理解文章。
家长应支持学生课外阅读
农村的学生家长虽然工作时间不固定,但也应该为孩子的课外阅读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同时,可以给孩子买一些课外书,尽量陪孩子一起学习,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这样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培养自觉阅读习惯。此外,家长要配合学校安排好学生阅读、休息的时间,引导学生科学正确使用手机,把控其对手机的使用。
“减负增效”是“双减”政策下教师、学校必须解决的问题。特别是教师,要精心设计、扎实安排、高效推进,以学生为中心,关注个体差异,让每个孩子爱阅读、乐阅读。不管是班主任,还是任课教师,都应该扛起责任,共同探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让学生真正实现自觉阅读。
(作者单位: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官路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