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7版
本期发布:
落实好“无作业日”需细思量
□胡 华

  降低考试难度、防止以各种名义变相组织考试,每周学科类作业占比不得超过70%,探索推行每周一天为“无作业日”……近日,四川省教育厅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学校考试和作业管理的通知》,通过上述举措进一步落实减轻学生考试和作业负担,切实发挥考试和作业的育人功能的要求。(11月22日《新京报》)
  笔者认为,探索推行每周一天为“无作业日”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值得肯定。但为了防止“无作业日”成为噱头,落于形式,还要谨防将“无作业日”的作业安排到其他时间,避免出现“无作业日”学生负担减轻,其他时间学生作业负担加重的情况。此外,“无作业日”能不能长期坚持下去,关键在于提高作业质量,不能让教学质量滑坡,否则“无作业日”也难以长期实施。
  “无作业日”是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好事,但好事要办好并不容易,需要得到学校的重视与安排、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教师的认同与配合才行。
  首先,学校要高度重视“无作业日”,安排好相关工作。教学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布置作业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无作业日”并不意味着让学生一道题都不做,教师只是不布置课后作业而已,但必要的课堂练习必不可少。为此,学校应要求教师提高课堂效率,将巩固知识的练习题放在课内完成。
  其次,学校要召开家长会,争取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家长最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如果不布置作业,家长肯定会担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下降。因此学校应给家长讲清楚“双减”的重要意义,同时也要讲明白减少了作业的数量但提高了作业的质量,起到的效果会更好。家长理解了学校的做法才能避免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现象的发生。
  最后,学校要召开教师动员大会,统一思想,得到教师的认同和配合。“无作业日”不布置课后作业,但又不能降低授课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必然会加大教师的工作难度。为此,统一教师的思想认识非常重要,只有教师工作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才能把工作做好。“无作业日”不布置课后作业,教师就必须精讲精练,在授课内容和练习题的选择上下功夫,还要根据班上学生之间的差异,分层教学和布置不同的课堂练习题,做到因材施教。
  总之,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学生减负与其大喊口号,不如想些切合实际的办法将学生的负担减下来。“无作业日”的效果还有待观望,但确实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值得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