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秀坡 我有幸听过两次语文特级教师武凤霞讲课、作报告,并和武老师合影,得到武老师的亲笔签名:“心中有路,何愁双脚不向前。”怀着仰慕之情,我在网上买了一本由语文出版社出版的《武凤霞讲语文》。
读完这本书,我感触最深的是武老师有关“生命语文”的阐述。她认为:“关注学生生命发展的课堂是在关注语文知识学习、语文能力提高的基础上,关注主体意识、人格、个性和创造精神的发展,帮助学生建立起健康全面的情感道德价值观的课堂。”武老师听《生命生命》一课时,有这样一个环节:老师让学生说一说,小动物在危险来临时是如何渴望生存的。学生有的说爸爸杀鸡时的情景,有的说妈妈杀小乌龟的情景,还有的说人们杀牛时的情景……对于这些血淋淋的场面,武老师感受到的不是生命力的巨大,而是人类的残忍。由此,她发出了“教学这篇课文,我们应该给学生留下什么”的疑问,提出“语文教学应以学生的生命活力为基础,提倡人的生命与自身、自然、社会、他人的整体和谐,要通过良好的教育方式,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启迪学生的精神世界,开发学生的生命潜能,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
武老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自己讲《生命生命》一课时,她抓住“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动弹了,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一句,通过循序渐进的提问,逐步引导学生感受飞蛾生命的脆弱和飞蛾生命力的顽强。她通过教学唤醒学生的生命视野与文本的生命视野的思考张力,启迪学生对生命的本质、生命的存在状态进行思考,充满了人文精神的魅力,给予同学们震撼心灵的启示。“对教学内容多了一份人道视角的审视,把尊重每个生命的权利渗透在自己的教学细节中,就是使每个生命获得应有的高贵。”赖配根这样评价武老师教学中的生命关怀,一语中的。
武老师的“生命语文”可以用以下三点来概括:“长身体”“善学习”“会生活”。“长身体”就是指在语文课堂中要注意学生读书、写字以及站立的姿势。武老师经常用“让我听到你们最美的读书声”“让我看到你们挺直的身体”等鼓励性的语言来提醒学生保护嗓子,注意身体健康。“善学习”是指习得良好的学习方法,具备主动接受别人学习成果的能力,要让学生有思考的欲望,追求对学生心灵的体贴,允许多元的价值取向存在。“会生活”指通过学习语文让学生感受生活,享受生活。
读了《武凤霞讲语文》后,我恍然大悟,“善学习”不是理性的说教和方法的系统传授,而是“让散落在学生心底的珍珠因为数量的增多而自然排列成串”。同时,还要注意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多提些能挑战智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以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让学生有思考的动力。有的老师课堂上总想着怎样设计好教学环节,怎样使自己的教学语言精彩,很少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这样的课堂就会变成老师的“独角戏”,如一池死水,没有一点儿生机。生命语文就要让课堂充满生命的律动,减少控制,减少情感的灌输,把生命的活水注入课堂,使课堂气氛活跃、热烈。
对学生的关怀和对个体生命的尊重,是我读《武凤霞讲语文》感受最深的,也是我以后课堂教学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