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我和我的语文老师
□张理坤
  中学时代,我遇到了很多优秀的老师,他们不仅在学业上给予我莫大的指导,也对我的未来发展产生长久的影响。
  初二时的宋启荣老师,每次作文课都将我的文章列为范文,极力推荐我加入学校旭日文学社、广播站,并带着我参加校内外作文竞赛,我不负众望先后取得一等奖、特等奖等诸多奖项,俨然成为同学们羡慕的“小文豪”。这种自信一直陪伴着我,中考我取得了全县第一名的好成绩,这坚定了我走文学之路的决心。进入高中,有段时间疯狂迷恋篮球、乒乓球、金庸古龙武侠小说,致使数学等学科荒废,又是宋老师拯救了我。她从初中部调入高中,正好在隔壁班任课。听闻我的堕落,苦口婆心劝勉我,找回从前勤奋刻苦的自己,在新的学段奋起直追。我羞愧难当,痛下决心,一年的努力终于迎头赶上,在班里名列前茅。高中毕业上大学,志愿填报我毫不犹豫选择了中文系,这其中宋老师的影响最大。
  和宋老师第三次相逢是在参加工作的第五年。我大学毕业在市直某高中任教,因为政策调整,逢进必考成了入职的准则。于是我厉兵秣马开始备战,目标定在了一所重点中学。笔试顺利过关,分数排在第三,综合成绩录取前四名,因此面试成了关键。我赶紧报名专业培训机构请资深面试专家指导,不料一进学员班恰巧碰到熟悉的身影——宋老师!原来她从县城调离,准备考取市直学校,居然和我是同一所学校!师生成了竞争对手,笔试成绩在我之后名列第四。我恭恭敬敬向宋老师问好,她很惊讶,开玩笑地招呼:我的得意门生跟我抢饭碗了,好呀!我不好意思地应答着,心里震撼不已,跟自己的老师竞争,班门弄斧啊。宋老师看出了我的顾虑,热情地鼓励我,舒展的笑容、赞赏的口吻像四年之前一样。
  连续三天的模拟练习、备课磨课,在一位教学名师的悉心指点下,我和宋老师同台展示,互相点评,反复锤炼。宋老师毫无保留,将她的教学经验和盘托出,对我授课出现的问题一一指点,仿佛时光倒流,我还是那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天真少年,她还是那位风华正茂、和蔼可亲的宋老师。进考场前,我们挥舞着手臂,相互加油。面试成绩揭晓,我摘得桂冠,以总成绩第二名如愿录取;遗憾的是,宋老师以区区0.1分之差名落孙山。我正想着怎么安慰恩师,她率先打电话给我,兴高采烈,为得意的弟子送上真诚的祝福。我十分感动,想宽慰她几句,却支支吾吾不知从何谈起。宋老师轻描淡写地告诉我:没关系,我还有机会!我热诚地回应她:加油老师,等您的好消息!果不期然,半年之后,喜讯传来,宋老师作为高级教师以优秀人才引进的方式如愿入职省示范性高中。我第一时间表示祝贺,师生一场真的很特别,而且重逢的方式如此励志!
  2021年参加河南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选拔,竟然遇到了高三时的语文老师张林江老师。十五年未见,他已是母校校长。比赛间隙,和张老师相谈甚欢,突然他神秘一笑,告诉我:你高中时的作文,我都保存着。我十分惊讶,老师竟然如此珍视学生的文字,2002年至今将近二十年了没扔掉。继而,他又讲:“每一届学生的习作,我都小心保存着,足足装满了一个房间。”我震惊了,他如数家珍,娓娓诉说着一串串熟悉的名字,二十年过去了清晰如斯。我终于明白了张老师的伟大,对待学生视如己出,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的母亲,她总是悄悄收藏儿女的旧衣物、玩具等,在我的女儿出生之后,她送了一大箱礼物,沉甸甸的,我打开一看,居然是小学时的日记本、作文本,足足有五十多本,对于儿子的文字,母亲奉若珍宝,几次搬家颠沛流离都不曾抛弃。我恍然大悟,原来师爱如父母之爱。我的恩师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我也学着收集学生的习作,整理成电子稿,打印成册,推荐学生发表,让每个孩子都体验到文字世界的无限快乐。这些年,几乎每届学生都会走出几位文学少年,每学期都能积累十几本班级学生文集,我都认真存档,妥善放置在书房……
  人生何处不相逢?我和我的老师们在不同的时空重逢,每次见面都会产生奇妙的变化,都让追赶者的我感受着师恩的浩荡与伟大。从教十五年,我扎根教学一线,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懈努力,取得了些许的成绩。十年寒窗,曾有很多老师的陪伴,他们都是我的恩师、我的贵人。我无以为报,唯有更加勤勉、努力,把收获的爱播撒出去,不断奋然前行,在每一个久别重逢的时刻,让更优秀的自己与同学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