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4版
本期发布:
文明班级来自学生的责任感
□陈剑华
  众所周知,班级管理千头万绪,如何制订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策略,是摆在班主任面前的一道难题。作为一名教育战线上的老兵,我在班级管理方面摸索出了一点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文明班级”。我将自己的做法总结为: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人人参与,自主管理。
   确定目标,分组管理
  建班之初,我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核心目标,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独立性,实行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此,我提出了十六字班级目标:文明友爱,人人尽责,高度自律,积极进取。
  确定目标之后,我制订了班级管理实施细则,实行自主管理。总体要求为:人人参与,分组管理。
  在班级管理方面,实行分组值周制度。由各小组轮流担任值周任务,每个小组除了负责卫生打扫工作外,还负责班级每日常规管理的检查和监督任务。
  具体做法是:将全班学生分为7个小组,每个小组7名同学。各组选出1名组长,负责一周的班级值周任务。每周卫生工作由轮值小组负责完成。做完卫生后,由卫生委员进行检查,不合格者要求负责同学补做。每日常规由值周小组负责管理,不符合规范者按照班规给予处罚。
  家校互动,集体评价
  每个小组轮值工作结束后,组员需在周末写一份200字以上的值周小结,汇报各自负责的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组员写完值周小结后,以电子文档的方式发给组长。组长收到后进行汇总,形成《值周报告》,由组长和其家长分别发到班级群及家长群内,供全体同学和家长阅读。接着,班主任对每一小组的《值周报告》进行点评,同时欢迎各位家长参与点评。
  《值周报告》制度的实施,调动了全班同学的积极性,也激发了全体家长的热情。不少家长对孩子们的写作能力和总结能力表达了赞叹之情。
  《值周报告》发布后,要进行集体评价。在每周一下午的班会课上,上一周值周小组的全体组员需要上台宣读《值周报告》。值周总结宣读完毕后,其他小组的同学进行评分。为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避免出现恶意打分的现象,我们制订了一个标准:最高9.5分,最低6分,取平均值。班主任拥有最高0.5分的评价权,直接计入小组得分内。一学期内,每个小组完成两轮值周工作,两次得分总和为最终得分。剩余几周的工作由两组合并完成,不计分。学期结束时进行评比,得分最高的3个小组将获得“优秀小组”奖励,带队组长将获得“优秀带队组长”奖励。为保证其他同学的利益,未获奖的4个小组,每组需评选出2名积极分子,在期终总结时进行奖励。一学年结束后,根据获得的奖励次数,结合学习成绩和个人表现,由全班同学和全体科任教师共同评出年度优秀同学,报学校进行表彰。
   严格规章,强化责任
  教学实践表明,再好的目标其实现都需要严格遵循规章。规矩养好了,责任感自然就会增强。
  我的班级规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行为规章:尊老爱幼,关心他人;守时惜时,严格作息;着装整齐,举止文明;语言尚美,杜绝粗俗;言行一致,说到做到。
  (二)学习规章:学会倾听,善于提问;专心听讲,积极思考;独立思考,广泛阅读;诚信考试,杜绝抄袭;敢于质疑,敢于创新。
  (三)劳动规章:独立做事,减少依赖;尊重班规,按时打扫;奖勤罚懒,保障公平;以身作则,不嫌脏累。
  (四)座位规章:打破传统方式,每周流动更换座位,确保公平公正。
  (五)班干规章:采用班干部监督管理考评机制,每个月对班干部进行一次考核评价,表扬优秀,批评落后。
  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为核心的班级管理制度实施以来,同学们的责任感显著提高,集体意识大大增强。班干部各司其职,同学们严格自律,基本上做到了班主任在与不在一个样。随着责任感的增强,同学们爱劳动、爱集体的意识也进一步增强,学习自觉性明显提高,多次被评为“文明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