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红侠
从教以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每天面对的是几十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每天接触的是几十颗等待滋润的心灵。如何让那一双双眼睛充满智慧之光,让一颗颗心灵健康成长?经过长期的分析和总结,我认为班级管理需要智慧,需要技巧,需要耐心、恒心和细心。下面我结合平时的班主任工作谈一些体会:
优秀班干部组建和培养
班主任工作要从繁重走向轻松,有几个能干的班干部是必不可少的,他们对班集体有着“以点带面”和“以面带面”的作用。首先,我在选班干部的时候,会选那些能力强、学习好,行为习惯好,在学生中口碑好的学生担任班干部。其次,要在工作中不断地给这些班干部教会一些工作方法,教他们怎样管理同学,怎样与其他同学融洽相处。在班里大力表扬班干部的优点,帮助班干部树立威信,明确其权利与责任,让其他学生认识到班干部是为全班同学在工作,在出现分歧时应站在班干部的立场上,尽力理解班干部。发现班干部有什么做得不好的地方,尽量私下里找他们谈,维护班干部在班级中的形象,让他们能和其他同学融洽相处最为关键。我再适时地给班干部戴“高帽子”,这样他们的工作热情高涨,态度也端正,就会尽心去配合老师管理班级,切实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量化管理制度严
无规矩不成方圆。开学初我会根据学生实际,制定详细而又具有可操作性的班级班规,制定班级量化管理细则。我一直采用小组的形式实行量化考核管理的方法。在班级墙上专门有一片地方贴着个人考核表,贴到显眼处,学生可以随时关注自己的得分,透明度高。这个考核表用加分减分的方法,一直到期末结束进行一次统计,也作为评选优秀学生的一项标准。
刚开始记分时学生不以为然,但是在期末时我严格按照排名选优,学生在以后每个学期对这个分就非常在意了。凡是为班级做好事、捡到东西主动上交、作业得优秀、自愿完成机动作业的等都可以加分,具体加几分是根据学生为班级做贡献的大小和同学商量定的,反之就会减分,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除过个人考核外还有小组的赋分,赋分情况直接影响到下一周整个小组的座位选择。座位每周一换,根据前一周排名随意挑选,所以学生很在意小组得分。小组得分面比较广,比如每次作业有几个优秀就得几分,听写或默写有几个全对的就加几分,无论在哪节课上受到上课老师表扬的、回答问题踊跃的等小组都会加分,但是如果组内有犯错的或不守纪律的会有连带责任,增强了小组的团队意识,组和组之间就形成了竞争,小组的各方面好,整个班级各方面也就不言而喻了。
对学生严中有爱
班主任应该有更广泛的爱、无私的爱、真诚的爱,尤其是对学困生更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比如我班小苏同学学习不好,上课还不认真听讲,书写潦草,班级的人缘也很差,可他劳动非常积极。学期一开始选小组长时他自告奋勇地举手,大家都投出鄙夷的目光,大家没想到我把机会给了他。课后我和他进行了一次谈心,他表示这学期一定好好表现,不让老师失望。渐渐地他有了很大改变,现在字迹清楚了许多,上课守纪律了,作业也做得快。我对他的每一点进步都及时地给予表扬,他学习的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学习态度有了较大转变,同学们对他也有了新的认识,各科老师都反映小苏有很大的进步。从小苏的变化中,我觉得其实学生有着不同的教育基础,来自不同的家庭,智力水平不一样,因而学生的发展是多层面的,只要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就可以了,我想所谓“蹲下来看学生”,大概就是换一个角度看学生吧。不能用同一个模式去要求学生,学生的发展是多方面的,多考虑学生自身的特点,因材施教。
小学班主任工作是复杂而又琐碎的,但是只要我们真诚地捧着一颗“爱心”,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形成系统科学的工作方法,一定可以干得出色而游刃有余。
(作者单位: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贠张逸夫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