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6版
本期发布:
高效课堂模式下的“小结提升”
  李小军
  高效课堂模式是集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展示、答疑突破、小结提升、检测反馈于一体的课堂样式,其中“小结提升”是课堂教学中容易被忽视却又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日常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不太重视此环节的设计,基本上流于形式。而高效课堂模式下的小结提升环节,意义重、作用大,与另外四个环节衔接紧密又浑然一体,它集“回顾、梳理、聚焦、整合、蓄势”于一体,既能帮助学生理清知识内在的联系,又能帮助学生提升思维品质,使得教学环节更完整,教学效果更明显。
  一、“小结提升”环节的意义与作用
  简短的几分钟小结,对学生而言,是对“学”的一种深化,是对课堂知识的再梳理、再识记、再加深、再提升,是自我建立完整的学科网络体系的过程,它可以帮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归纳总结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乐学、善学、会学、爱学的热情与自信。对教师而言,小结又是对“教”的一种回顾,是教师自身教学设计的完善,也是自己对新课堂教学实效性认识的过程,更是自身学科素养再提升的过程。它可以帮助教师准确分析教学过程的得与失、反思教学设计的优与劣、评价教学效果的高与低,能更好地指导教师做好课后反思与自身教学能力的再提升。“小结提升”环节的作用有三:
  其一,“小结”环节可以帮助学生归纳梳理,给学生一个整体印象,简明扼要、提纲挈领地将碎片化的知识镶嵌到学科体系中,促进学生知识内化,引导学生整理、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最终实现学会、会学的目的。
  其二,“小结”环节可以帮助师生聚焦问题,小结其实就是将师生的关注目标拉回到本节课堂的难点、重点、要点所在的过程。通过师生不同形式的小结、反思与提炼,进一步达到突破难点、把握重点、掌握要点的目的。
  其三,“小结”环节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再提升,小结过程是学生增加自信心的过程,是学生自我学习方法锤炼提升的过程,也是自身潜能激发的过程,更是同伴之间明确差异、取长补短的互助互学的过程。
  二、“小结提升”环节的内容与要点
  既然“小结”环节的作用如此重要,那么在课堂上“小结”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我认为,“小结”内容应包括学生层面和教师层面两部分。
  学生层面的小结内容包括:1.学科知识方面的收获情况。例如理科中的公式、定理、判定的学习掌握情况,文科中字、词、短语的积累情况。2.学习方法的构建状况。例如在勾股定理学习中,可以完善补充多种推理方法,有面积割补证明法、全等三角形证明法、相似三角形面积证明法、切割线定理证明法等。3.自身能力的提升效果。通过小结提炼出知识的用途、价值以及解决实际新问题时的想法和措施。4.能力的自我认可度。小结过程是学生个人情感态度收获总结的过程,也是学生面对问题时的责任与担当的自我肯定过程,更是体验成功之后的喜悦与自信的过程。
  教师层面的小结:1.课堂模式的再认识。根据学生当堂检测的效果,教师小结中可以深入体会到高效课堂模式的优越性。2.教学方法的再提炼。通过小结,教师可以进一步反思课堂教法、优化讲解过程。3.教学设计的再完善。通过小结,可以让教师明白,实际课堂教学过程绝不是课前备课设计的重演,它们之间差异大、变数多、意外层出不穷,因而要确保更好的效果,必须思虑周全。4.课堂教学后的再反思。成长=经验+反思,课后反思是教师自我完善和丰富的最好方法。在小结交流环节中,学生有“创新的火花”,教师也有许多感悟与体会,把这些积极的、有意义的、可取的地方及时记录,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完善、推陈出新,才能在反思中不断成长、超越和完善。5.教学价值感的再追求。教师只有通过“学习—实践—反思—重建—再学习”的过程,不断赋予新课堂模式新的形式、新的境界、新的思维、新的智慧,才能最终实现“授之于渔”的教育目的,充分体现自身的教学价值。
  “小结提升”环节的要点应有以下五个方面:
  1.回顾。所谓回顾,就是巩固复习学习的过程,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原理可知,及时有效的复习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知识的记忆,回顾就是对学习过程再强化认识的一个过程、是学生抑制遗忘的一个过程、也是学生消化所学内容的一个过程。
  2.梳理。所谓梳理,就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归纳方法、优化过程、锤炼能力,由帮助学生整理本节课内容,到引导学生最终实现学会、会学的目的。
  3.聚焦。所谓聚焦,就是聚焦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要点”,其实就是将师生的关注目标拉回到本节课最核心的问题上,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到如何突破难点、怎样把握重点、掌握哪些要点,还要关注到师生自身的表现与进步。
  4.整合。所谓整合,就是将自己与同伴不同感悟的相互融合,也可以是将教师的讲解与学生自身的见解相互融合,还可以是学生自己原有的认识与当前收获的深度融合,整合的对象可以包括知识的收获、能力的训练、问题的见解、方法的获取、情感的体悟等方面。
  5.蓄势。所谓蓄势,就是以本节课所学所获所悟为基础,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在这里不只是知识的储备,还有方法的积累、学习热情的点燃、自信心的树立、上进欲望的唤醒、自身潜能的激发等诸多方面,概括起来就是个人综合能力的提升。
  三、“小结提升”环节的形式与策略
  “小结提升”环节的实施者有教师小结完成或学生小结完成或师生互补共同完成三种模式,形式上可以是过程学习的小结,也可以是激励性的指导小结,还可以是课末的概括性小结、趣味性设疑小结、引申式课堂小结等。总之,无论什么形式的小结,只要能提升学生学习效果,让学生产生意犹未尽之感,那就是最好的小结归纳。
  实践证明,在“小结提升”环节中,还需要注意“四要四不要”。
  1.小结要精当适用,不要草率收兵。
  2.小结中要抓住重点,不要面面俱到。
  3.小结要形式多样,不要单一模式。
  4.小结要立足主体,不能越俎代庖。
  “小结”的过程,是以学生知识积累为立足点,以学生学习方法的提升为落脚点、更是以学生情感态度升华为出发点,整合之后进行“提升”。纵观整个小结过程,其实质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质量、学习方法、学习信心、综合素养。在整个课堂中,学生的学习一直处于探索之中,始终追求学会学习,辩证处理个人与团队的关系,这样的学习,绝不是空对空的口号,而是一种融入过程的日积月累的提升,是立足于学生实际现状的提升,是立足于每一个学生个体的提升,这种提升绝不是知识与能力的累加,而是学生学习综合素养的潜移默化和日积月累,这种“小结提升”的做法只要坚持,就一定会达到质的跃升,这正是“小结提升”环节的魅力所在。
  一个好的“小结提升”环节,可以产生“课虽终、意犹存”的境界。教师精心设计一个新颖、耐人寻味的小结,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还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创新思路,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陕西省大荔县赵渡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