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7版
本期发布:
治理“假期补课”,得先给家长“补补课”
  许朝军
  寒假虽然还没到,但是各大教育机构已经开始了寒假培训班的宣传。在职一线教师加入,成为不少培训机构宣传的重点。记者调查发现,在明知违规的情况下,机构会要求参加寒假班的家长签订保密协议。有些家长则以能拉到一线教师辅导名义,在家长群内主动攒班,或者在朋友圈里公开推广。(12月28日《北京晚报》)
  治理“假期补课”,不能仅仅是教育部门和学校“单个儿跳舞”式治理,还得转变家长的观念和行为。
  首先,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从转变教育观念的角度,给家长“补补课”。通过家长会、假期最后一课等方式,给家长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成长观、育儿观,让他们认识到在符合教育规律、成长规律和孩子个体成长特点的前提下,科学理性地安排孩子们的假期生活,不要一味地陷入“不输在起跑线上”的片面的思维怪圈,也不要冒着牺牲孩子欢乐和幸福的风险去盲目地为孩子增压增负。
  其次,教育部门和学校要通过引导家长科学地选择度假方式,为家长“补补度假课”。假期需要科学地放松休息,不需要填鸭式的“补课”增负,更不需要骄纵和放任性质的“放羊”。对于漫长的假期生活,孩子是需要“补课”的,但“补”的应该是生活行为习惯课、亲情课、实践课、能力课,等等。
  第三,教育部门和学校、教师也要给家长补补“师德师风课”。虽然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从业所需和从教之道,但师德师风的养成更需要家长的支持、理解和配合。教师要依托家校沟通桥梁,将师德师风建设的基本要求、意义作用等通报给家长,积极邀请家长从为孩子构建科学育人环境的角度,强化对师德师风建设的监督,这样能有效调动家长监督师德师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治理“假期补课”、助力学生成长、端肃师德师风、强化家校合作共同育人,也是极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