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6版
本期发布:
  邓荣河
  在众多的汉字里面,我挺喜欢一个字——熬。生活需要“熬”,日子也需要“熬”。人这一辈子,谁也离不开“熬”。
  水是生命的源泉,这话一点不假,人人都离不了水。从字面上看,想要熬,也得需要水,需要锅底的那“四点水”。当然,因每个人的境遇不同,熬时所用的水也大不相同。劳作时,是“汗滴禾下土”的汗水;悲伤时,是泣不成声的泪水;高兴时,是透彻心脾的甘泉;后悔时,是苦涩难咽的海水。不同的水,熬制出不同的情感,不同的心情,不同的体验。
  最难受的熬,是在其前面加上一个“煎”字。事实上,除却极个别一辈子都能顺风顺水的主儿,很多人都经历过,或将要经历形式不同的煎熬。那种度日如年近乎崩溃的感觉,每每想起,往往会心有余悸。不过,话说回来,没有了熬,生活也会失去很多滋味。熬,也是一种不经历风雨怎会见彩虹的历练,一种顺其自然的过渡。俗话说,“多年的媳妇熬成婆”,细细想来,其中颇有几分哲理。
  我这人平时和朋友同事们交往挺多,因此,出入各种饭局的机会也不少。不过,无论饭桌上的饭菜多么丰盛,我有我的喜好。菜蔬方面,我一般钟情于各种汤汁;而饭食,则更青睐于小米粥。那种经过长时间熬制的汤汁,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价值极高。至于小米粥,其好处不言而喻——经过长时间慢火熬炖,特容易消化吸收,吃过后很少会有腹胃饱胀的不适。
  另外,在古代“熬”亦同“嗷”字。仔细想想,却也恰当——王侯将相也好,普通百姓也罢,实在熬不住了,通过“嗷嗷”几声来进行情感宣泄,也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