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6版
本期发布:
追忆前湖逆旅

  苏瑞臣
  我的心里有一个教师的梦想。当艰苦通过2018年的高考,离开故乡来到南昌大学江西医学院求学,却是去“圆”悬壶济世的梦想,从此也结缘了这方英雄的红色沃土。
  南昌大学前湖校区被嘉言路分作南、北两院,我学习生活在南院。如果说北院的氛围是严肃方正,那么南院便可以说是宁静祥和。南院宿舍楼多方方正正,红的墙,黑的瓦,长廊曲栏回环往复,芬芳馥郁的是四季不谢的花树,黄昏时分器乐队笛声悠悠,汉风唐韵在温婉的夜风里流荡。打饭的路上,邂逅行伍井然的纠察队员,那铿锵有力的口号,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一天紧张的课程后,我喜欢绕着月亮湖漫步,香樟树下林阴依依,校园民谣音韵明快,来去匆匆的师长校友,湖面一掠而过的水鸟,浸泡在这些庸常而又美丽的元素中,一天的疲惫很快便烟消云散了。驻足湖中的杨简桥上,远处的白帆广场渐渐热闹起来了,携手看湖的情侣们,相拥热舞的留学生,排练节目的主持人……喧嚣而不失优雅,宁静却生机盎然。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像我一位朋友感叹的那样:“南昌的天空从来没有让人失望过。”在北方钢铁森林主宰的城市里生活了十八年,第一次看到前湖燃烧的晚霞,我的眼角被灼得有些湿润。一轮残阳缓缓地落入远方那错落有致的建筑群中,周围的云彩被染作血红色,形状各异的云彩如同浴火的凤凰,衬托着一排排晚归的飞鸟。那一刻,我对涅槃有了近似彼岸般的理解。
  人们常言道夕阳迟暮,但我固执地认为,夕阳和朝日一样,都蕴藏着无限的生机。今天的落日,孕育明天的朝阳,人生代代无穷已,看似斜阳落幕,看似循环往复,其实都是无尽的新生。
  作为医学院的学生,还有什么比考试月更令人难忘的呢?我们有两种报告厅,一种是平时的,另一种是考试月的。冬天,抖抖伞上的雨水,推开报告厅的大门,黑压压没有空位,里面火热的气息与外面的湿冷的空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耸耸肩,又来晚了。走廊里传来琅琅的背书声,为了战胜瞌睡虫的袭扰,冰冷的走廊里,昏暗的灯光下,这些自虐的人们是那么美丽……我下意识地加快脚步,走进教室,开始苦背那拗口的医学名词。夜深了,在保洁阿姨的一再催促下,自习的人们才依依不舍地收摊儿离开。
  江南的夏天,阴雨霏霏,连月不开,记得有多少次回寝室的路上,路过校园“小吃一条街”,东西南北的小吃汇聚于此,处处充满着生活气息,又是别样的人间烟火。更难忘,雨停了,卖上饶烤鸡腿的小贩更是卖力地吆喝着,喷香热腾的烤鸡腿让立誓减肥的女生惆怅徘徊,抛出了“先吃饱,再减肥”的豪言壮语。子夜时分,是宿舍熄灯的时候,我们只好三五成群来到楼下走廊“借光”。楼道幽长,廊灯耿耿,夜色静谧,书声清越。
  可我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教师梦。有时候看站在讲台上的教授,恍惚间仿佛看到自己变成了他,面对学生求知的眼光,我侃侃而谈、答疑解惑。每一个学生都仿佛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期待阳光和雨水,他们的茁壮成长让我心满意足。在同学的讨论中,我的思绪回到了教室。这样的场景和念头多次出现,让我不由得惊醒。有一天和最好的知己聊起,他让我先抓紧当下的学业,还给我讲了许多名人成为“大家”的故事,让我不由唏嘘不已,人生的抱负和理想总是先要走好当下的路。就让教师的梦作为灯塔照耀我前行吧。
  这是我两年前湖岁月的片段,也是我燃烧青春激情的见证。两年之间,理发店老板卖起了小吃,奶茶店换了新的店主,白帆广场有了新的船帆,月亮湖里的鱼儿依旧洒脱,梅岭的夕阳还是那般灿烂,而我十八岁的青春一去不复返。如今的我,正在同样多雨的伦敦,顶着疫情开展学校的交流项目。等到跨越千山万水归去的时候,也是该搬校区的时候了。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到那时人去楼空前湖瘦,前湖又将笑迎新一批十八岁的菁菁学子。我想,应该还会有一袭剪影站在窗前凝视玻璃外的世界,重复关于前湖的那些惆怅,那些感动。
  夫前湖者,学子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