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3版
本期发布:
幼儿教师应具备的三项素质
  卓亚锐
  幼儿教师在幼儿成长和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没有高质量的幼教队伍,就没有高品质的幼教事业。现阶段幼儿教师又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
  一、幼儿教师必须具备健康的身体素质
  幼儿教师的工作是一项既包含体力劳动又包含脑力劳动的艰苦工作,健康的身体是教师搞好幼教工作的重要保证。身体健康的教师,精力充沛、反应敏捷、耳聪目明、声音洪亮、工作效率高,能给幼儿带来自信和欢乐;如果教师体质差,精神状态欠佳,则影响班级活动和幼儿心理健康。此外幼儿教师经常需要帮助幼儿收拾玩具,搬抬大型教具,整理活动床铺等,如果身体不佳,自然无法胜任这些工作。
  健康的身体条件离不开健康的饮食和适当的体育运动。作为幼儿教师平常要合理安排膳食,保持营养均衡。如多补充牛奶、豆制品和各种鱼类等富含氨基酸的食物来保证精力充沛,多食用芹菜、莲藕、丝瓜等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功能的食物。体育锻炼的方式多种多样,可根据个人喜好自由选择。通常情况下,跑步、三大球、三小球、太极拳、广播体操等都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在锻炼时长上一周应最少锻炼三次,每次半小时,这样既能强健身体,又能调节心情。
  二、幼儿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近年来,教师的心理健康状态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随着幼儿教师伤害幼儿事件的屡次发生,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作为幼儿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1.热爱幼儿。作为幼儿教师,必须把自己全部的爱无私、公正、无悔地倾注在幼儿身上。一要对幼儿细心,细心照料幼儿的一日生活,细心聆听幼儿的心声,细心观察幼儿的喜怒哀乐;二要对幼儿有耐心,一种习惯的养成要反复地培养,幼儿犯了错误,要耐心教育,幼儿之间发生争执,要公平解决,不随便指责;三要有一颗童心,与幼儿一起游戏,做幼儿的知心朋友;四要对幼儿有信心,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关注幼儿的发展,对幼儿的进步充满信心。
  2.增强责任感。高度的责任感是健全人格的基础,也是幼儿教师必备的心理素质之一。幼儿教师的责任感来源于发自内心地对幼教事业的热爱,真正把幼儿工作当作事业,积极地投身到幼教工作中去,才能将工作做得更好。每一名幼儿教师,都要本着对自己负责、对孩子负责、对国家和社会负责的心态,增强工作的责任感。
  3.提高抗挫折能力。幼儿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勇于面对挫折。一是要正视现实、淡泊名利,保持心理平衡;二要选择合理的方式宣泄减压,如向他人倾诉、求助心理医生、运动转移等;三要学会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缓解心理紧张和冲突;四是加强心理调节能力,始终以一种乐观、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
  三、幼儿教师必须具备优秀的专业素养
  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关系到幼儿园保教工作的质量。每一位幼儿教师都必须加强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
  1.丰富的专业知识。幼儿教师要掌握幼儿教育的理论知识、基本规律和实践方法;要认识和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规律;要掌握五大领域的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和艺术知识;要掌握保教知识和其他通识性知识。
  2.扎实的基本功。幼儿教师要做到“五会”,即会弹琴、会唱歌、会跳舞、会制作、会使用玩教具;“二熟练”,即熟练掌握幼教法规、大纲和教材,熟练运用普通话组织教学;“一规范”,即组织教育活动符合《规程》要求,规范有序。
  3.突出的科研能力。幼儿教师一方面要通过参加科研能力培训、阅读科研书籍、参与科研课题等途径提升自身的科研水平,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身处保教一线的条件进行科学研究,通过主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提升自身业务能力,提高保教水平。
  4.良好的反思能力。反思是幼儿教师不可或缺的专业能力,反思的过程是从实践回到理论,再回到实践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认识得到提高,实践中又得到新的依据和理论。每一位幼儿教师都要经常性地进行反思,通过反思总结教学得失成败,促进个人能力提升。
  (作者单位:陕西省杨凌示范区杨陵区揉谷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