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当前版:02版
本期发布:
构建师生和谐伙伴关系的策略及支持途径

  朱广新
  师生伙伴关系是一种友好的互助关系,不再是教师为主导的关系。构建师生和谐伙伴关系,对班级管理、学生成长、教学相长等方面都大有裨益。
  一、构建师生和谐伙伴关系的策略
  1.多加鼓励,褒贬适中
  小学阶段无论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对老师发出的表扬都会产生心理满足感。所以,班主任与教师在对班级管理工作与学生成绩方面,把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如参照“教师适当引导与放权”的管理模式。对待那些事情做得好与认真完成的学生,应加以奖励、表扬;对待那些做事认真但结果不理想的学生,应对其进行鼓励,加强引导;对待那些做事态度懒散且不认真学习的学生,应对其严肃对待附加惩罚,严格要求。久而久之,学生对教师会持一种信任的态度,此大致为师生伙伴关系形成的雏形。
  2.大公无私,理事公平
  教师不仅要教书育人,还要担当一个班级正义的守护者角色。班级里每个学生都有其鲜明的性格或人格特征,产生矛盾更是不可避免的。这时,班主任就要发挥其裁决者的角色,要向学生传递一种公平正义的处事精神,尤其是在处事时,必须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不偏袒任何学生,从始至终做到一碗水端平。为学生树立起榜样作用,不偏心、不偏袒,让学生知道老师这样做的好处,从心里信服老师。
  3.担起责任,协调各方
  教师是学校、家长、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承担着协调各方力量的责任。在学校管理方面,教师需要传达学校下发的各项指示与工作,按照要求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根据学校要求构建一套符合班级的管理体系来管理班级,使学生懂得遵守规则及与人和谐相处的方式;在与家长交流方面,教师要及时向家长反映学生的情况,以及学生学习成绩;针对每个学生不同情况,与家长讨论出一套合适的教育方式,为孩子的成长创造条件;在学生管理方面,教师不仅要监督学生的学习生活,还要对学生的安全方面和心理情况进行监督与教育,给学生提供一个健康、安全的成长条件。
  二、构建师生和谐伙伴关系的支持途径
  1.学校为构建师生和谐伙伴关系提供动力
  学校是教育的主要基地,是教师工作的地方,因此学校需要为教师的工作“保驾护航”,只有教师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教育工作者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同时还要保护教师的从教初心、书卷气息和灵性,为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其次,学校应加强教师的培训。为了使教师适应时代的发展,学校应成立培训小组,尤其是管理班级与学生方面。最后,学校应给教师创造更多的主动权,鼓励教师创新。把管理班级工作交到教师手中,让教师制定合适班级管理的方案,进而改变传统“死板”的管理方式。
  2.家庭为构建师生和谐伙伴关系营造氛围
  教育工作是由学校教、家庭教、社会教和学生学四方面组成,老师和家长在学习方面起到不同的作用。家庭教育的差别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首先,家长要提供一个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环境。孩子最先接受的是家庭的管教,家庭是孩子首先接触与长期生活的场所。其次,家长应对教师充满信任,尊重教师,放心大胆地把孩子交到教师手中。对教师的工作应予以支持,加以鼓励,不要过于严苛,学会换位思考问题,给教师管理班级增添信心与动力。
  3.社会为构建师生和谐伙伴关系提供保障
  社会对师生伙伴关系的支持非常重要。首先,教师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一些教育工作者的思维方式相对传统,对待事物的看法相对落后。因此,教师应与社会发展同步,必须更新传统理念,提高专业知识能力,壮大新时代教师队伍。其次,应加强教师的薪酬待遇。教师不仅要靠精神食粮培育学生,也要靠自己的努力付出得来的回报犒劳自己。提高教师薪资待遇,可以让教师更有动力地学习,提升自我价值。
  (作者单位:广西玉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