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成玲
陕西省2020年教学能手评选活动落幕,作为选手的我最想说:“一路走来,太不容易了!”国学大师王国维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我的备赛何尝不是这般模样。
立志——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高一语文必修四本教材,涉及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共130余节课,所有的课全部要精心设计,计划每一篇章在课堂至少磨一遍——繁琐庞杂的备课、磨课清单;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课标解读、名家教学设计、学科教学的最新动态、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一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什么样子?理论储备需要丰厚,书写规范、美观,语句表达准确严密,肢体动作优雅、得体,语调合适、充满激情。一双无处安放的手,一双无法停止的脚——需要具备扎实的个人基本功。这些难题一度让我陷入困境焦头烂额、彻夜难眠、求告无门。
邱俊老师指导:备课、磨课可以融会贯通,即分类整理、重点设计经典课文,有代表性的典型课例,总结方法后学会迁移。一节好课内容上读思融合,方法上学教融通,思想上表里融会。曹公奇老师教导:教学内容精准、教学目标集中、教学设计精巧、教学方式灵活、教学效果显著。叶澜教授训导:一堂好课要有意义、有效率、常态性、有缺憾,即扎实、充实、平实、真实。名师的教导让我醍醐灌顶、茅塞顿开:课堂绝对不是表演,而是实实在在上语文课,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课堂结构可以预设,其他课前都无法预料,尊重课堂的生成性,允许有遗憾,才能教后修改完善。
坚守——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下定决心、确定方向后,首先是对教材的解读,需要由浅显的认识到深入的理解,再到深刻地剖析挖掘:每一篇课文的编写意图,每一个单元的设置,每一类教学体裁的设定,每一组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每一部名著导读,它们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育人目标,核心素养的培育,都需要潜心研读。查阅万千资料、深读名师教学设计、观看视频资料后,发现教学目标的确定才是重中之重,也是最难之处。教学目标一定是结合教材编写意图、单元教学目标、学生认知水平、核心素养培育目标而定。要具体的、好操作、符合当地学生水平,能够在课堂上完成。有时候选点太多,一节课讲完,教师觉得累,学生也收效甚微,自己也不知道到底想要给学生传授什么内容。重点、难点处没有足够的时间揣摩讨论,如同浮光掠影。听课教师意见一多,竟然不知道是听他们的建议还是坚持自己的理解。有时过分、偏执地挖掘教材的某个点,力求新颖竟然损伤了对教材的正确解读。如《祝福》中探讨导致祥林嫂悲剧的原因,竟然花了大量时间讨论那匹狼的罪过,明显和文本主旨不符。
课堂看起来教学内容丰富、气氛热烈,学生反应积极,互动频繁,面面俱到,实则处处蜻蜓点水,毫无重点,甚至把语文课变成为其他科目的预热课。课堂效果不佳连自己都能感觉到,心中突然没底了,这种挫败感导致对自己的怀疑:是否能力不足,是不是不适合参赛,是不是误人子弟很多年?教学方法僵化,为追求教学环节完整,为体现新的教育理念,有意识设计“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拓展延伸”等活动,结果发现没有任何成效,根本就没有必要。并不是所有问题都需要集体参与,个体活动完全可以解决。对学生的回答处理死板,回答的结果符合预设答案就一带而过,不符合则生拉硬拽,一直牵引到满意为止。满堂问,想到哪里问哪里,有时甚至偏离主题随意发问,没有目标方向,没有教学的严谨性。
如果没有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一般人很难承受长时间备赛的煎熬。但是为了坚守自己的教育初心,我们必须竭尽全力。
获得——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经过反复磨练、反思、修正,我逐渐能够做到:实实在在教语文——选一个教学要点,用实在、朴素、自然、本真的方法,用简洁、不招摇、不繁杂的手段抓语言、强能力、练思维。问题设置梯度,由浅入深,由一个主问题牵引二三个次问题。在重点处停留的时间稍微长一点,在难点处师生探讨多一点。板书设计精巧、教学环节完整、时间分配合理、教学目标落实,师生轻松惬意融入课堂,享受语文世界的美。
尊重:给足学生读书的时间,独立思考的时间,表达交流的时间。认真听学生回答问题,只要张口就好,及时做出适当中肯的评价,也可生生互评。充分尊重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尤其在疑难处、出错处进行引导,把不会的教会,把错误的纠正过来,遇到不张口或者回答错误的学生,不轻易让他坐下,让他再读文本绝对是个好的解决办法。预设课堂的变数——偏离了主题、肤浅的认识、雷同的回答,用一句话巧妙化解再加以引导,回到正轨。等待:学生能够自主解决的,一定忍住不过多干涉;不能解决的做适当点拨,要有足够的耐心倾听、等待,有时会收到意外的惊喜,就成了课堂的亮点。需要讨论再讨论,不为了走过场而讨论,否则只是让学生在一起说几句闲话。教师不露痕迹地推进教学环节,学生有进步性的呈现。宽容:总是害怕讲《锦瑟》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除了自己理解不够深入外,还有对学生水平过高估计,总是期待能够一步到位回答到期待的层次,过分拔高了他们的理解能力。课堂只为培养学生的语文关键能力,不是要把他们变成一点即通的天才。宽容教学的遗憾是降低对学生过高的要求,也放过对自己的苛责。选用适合自己教学特点的教学方式,运用符合学生学习习惯的教学方法,接受学生个体的差异,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